首页 / 历史军事 / 革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50章 礼部尚书(八)(1 / 2)

作品:《革清

罗义仁把资本与权力的关系讲的深入浅出,尤其是面对一群以佃户与自耕农出身的学员,将拥有土地这个资本的绅士阶层与受剥削阶层的关系讲的透彻无比。案例全部来自现实,听得学员们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之后经典话剧《白毛女》再这么一上演,看的一众沉浸其中的学员们愤怒之下想上去把出演黄世仁的那位演员拖下来暴打。

好在没出现不幸的极端事件。第二天的课上做观剧分析,利用资本与阶级分析,更是强化了对社会的认知。

不过罗义仁已经没有那么激动,毕竟正义的愤怒这等事本就是罗义仁决定投奔霍崇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几乎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罗义仁想看看,打着正义旗号的霍崇能否真的将他所说的正义贯彻到底。

“罗老师,是不是觉得拥有了资本,就会感觉很高兴?”下面有学员问。

虽然学员声音不大,甚至有些胆怯。罗义仁依旧激动起来,到了此时,罗义仁觉得自己的课程终于有了价值。

可这位率直勇敢的学员立刻遭到了一众学员们的白眼,甚至有人忍不住呵斥起来,“你就那么想害人么?”

“不,不许这么说同学。”罗义仁立刻阻止了学员们对这位诚实学员的攻击。

学员们见到罗义仁揽过火力,都转向了罗义仁。罗义仁并没有被好多人的气势压住,反倒更有了精神。

“同学们,感到辛苦,就想避开。这没错。这是人类的本性,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咱们当中有人当过兵,如果过度用力,把身体用伤了,得好久才能恢复。大伙在乡里种地,看那些老把式,哪一个不是干活的时候很小心的保护身体,让自己不受伤?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如果没有这样的本质,人类早就灭亡了。我们不反对趋利避害,问大伙一个问题,大伙家里都分到地了吧。在分到地的时候,大伙家里人有因为分到地,难过的哭了么?”

学员们的正义热情被现实的平和中和了一些,虽然不少人在家里分到土地的时候不在场,然而再回到家里的时候,的确感受到了家人的欢乐。

“我知道,大伙都反对剥削,这没错。只是我们反对的是剥削,不是反对大伙利用生产来过好日子。我们大家在这里,就是为了让全天下的人都能过好日子。如果要生产,就得有生产资料。不能让人赤手空拳的生产吧。”

道理只要讲的对,便是一开始有些激怒的学员也平静许多。再交流片刻,罗义仁把事情分解讲述,让一众年轻人更明白了敌人是剥削者,而不是生产者。

“有了土地这个生产资料,当然会高兴。拥有资本,当然也会高兴。还是那话,我们不反对大伙拥有生产资料,也不反对大伙拥有资本的控制权。我们反对的是利用这种拥有去剥削别人。”

最后一节课,罗义仁把重复了好多次的内容再重复一遍后,宣布下课。此时罗义仁已经觉得能放心了,到了这个阶段,剩下的就是学员自己的选择。

而且罗义仁自己也有些事情要处理。按照霍崇的计划,罗义仁很快就要前去两淮参加土改。毕竟提出在两淮招收‘牙兵’就是罗义仁。不可能罗义仁自己提出的计划,执行的时候他躲到一边去了。

‘牙兵’与士兵的牙齿没啥关系。牙兵,即亲兵或卫兵,从“牙旗”一词引申而来,是唐末和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军队名称,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牙通衙,古代大将出镇,例建牙旗,仗节而行,他们的官署称牙,后作衙,称所居之城为牙城,所居之屋为牙宅,称朝见主帅为牙参,称所亲之将为牙将,卫队为牙队,而亲兵则称牙兵。

这些牙兵们都是强悍之辈,尤其是悍不畏死,经常能够起到逆转战局的成效。

晚唐时代节度使李存勖“得魏州银枪效节都近八千人,以为亲军,皆勇悍无敌,夹河之战,实赖其用,屡立殊功。”

胡柳之战时,梁军贺环结阵而来,晋军惊溃,周德威不能制止,父子皆战死。李存勖只好据高丘收散兵。陂中有土山被贺环引军占领。李存勖对将士说:“今日得此山者胜,我同你们一起夺取它。”即引骑兵先登,李从珂与银枪大将李建及率银枪军继进,遂控制制高点,入夜,李嗣昭、李建及率银枪军大呼陷阵,梁军大败。晋军依靠银枪都终于反败为胜,然后强渡黄河,终于消灭梁朝。

罗义仁想在两淮收罗人马组建牙兵的构想是在霍崇造反前一年时候形成的,那时候罗义仁觉得两淮百姓生活艰难,如果能够给足够的钱粮,当然能拉起一支不畏生死的人马。

然而此时他再回想,就有些不自信。牙兵们的名声可不好,罗义仁当年也是狂生,所以不在乎这些。现在罗义仁却不敢再按照以前的想法做事。

牙兵最为著名的乃是五代十国的乱世,他们虽骁勇善战,但又恃宠而骄,桀骜难制。由于五代十国的军阀们依赖仰仗牙兵,所以牙兵们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为祸乱之源。

在整个五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都有牙兵参与其事。

朱温是被其子朱友珪与左龙虎统军合谋,率牙兵五百人,中夜斩关入寝殿,用刀刺死。后唐李存勖依靠帐前银枪都牙兵之力灭梁后称帝,由于刘皇后惜财,不能满足魏州牙兵贪得无厌的欲壑,皇甫晖、张破败率牙兵作乱,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率牙军射死李存勖。“初庄宗之克梁也,以魏州牙兵之力,及其亡也,皇甫晖、张破败之乱亦由之。”

真是兴也牙兵,亡也牙兵。至于牙兵废立节度使、州刺史则更是家常便饭,史不绝书。

罗义仁很清楚,霍崇从一开始就没兴趣搞起凶狠残暴的军队。华夏军现在虽然有诸多不思进取的风气,但是华夏军本身却是一支良家子们组成的军队。这样的军队靠的是制度,靠的是仁义。霍崇更是试图打造出这支军队的正义军魂。

想来想去,罗义仁又找到霍崇,“陛下,我要去两淮了。去之前,我想让陛下知道,我不再想招募牙兵,而是会好好的按照礼部的模式招收人马。”

“很好。”霍崇对罗义仁的表态非常满意。最近礼部的培训班进步极大,让霍崇对于招收到优秀人才的古训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对于正义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几分。

以前霍崇很大程度上不是特别相信单纯的理想,对于出身和阶级划分并不特别相信。然而现实给霍崇好好上了一课,只要正义能够符合此时人民的需求,人民就会接受正义。

以前霍崇对满清的恶意源自于满清丧权辱国,然而这个逻辑就存在了一个问题。如果满清的恶是因为战败,那么满清百战百胜的话,是不是满清就是个好朝代了呢?

霍崇一度被这样的认知所困扰。如果承认胜利就是正义,那么压迫欺凌中国的外国侵略者就该是正义。

如果同时否定两者的正义性,从逻辑上看,霍崇就不是反满清,而是反战败。这态度与那些日本反战败的右翼就没什么分别。

看到罗义仁放弃了组建牙兵的立场,霍崇着实欣慰。看着年轻人的成长,霍崇感觉心中的戾气也消散了很多。

罗义仁见霍崇并没有责备自己,也放下心来。出发的队伍已经准备完毕,罗义仁甚至不等最后的毕业,就要出发。

行囊已经准备好,出发前,工作队集结准备。然而队长并没有在最前面,而是站到与队员们同一排的位置上。

没多久,就见霍崇带着人走了进来。站在众人面前,霍崇命道:“罗义仁,肖南天,郑爽,出列。”

三人都向前一步,在众人目光注视下走了出来。

霍崇看了看三名表现出色的年轻人,看着他们乌黑的头发与明亮的眼睛,霍崇觉得自己真的不年轻了。以后的世界必将是这些年轻人所有。心中感慨,霍崇却没有说出与此有关的任何话,而是按照定下的流程继续,“以上三位同志,经过礼部考核,同意三人成为礼部正式成员。我,就是你们三人的礼部介绍人。大家很快就要出发,三位同志就跟着我一起宣誓。”

罗义仁虽然是礼部讲师,却还缺了最后一步才能加入礼部。此时听闻马上就能够成为礼部正式成员,心中的激动难以形容。又觉得霍崇是为了照顾罗义仁才特意赶来,赶在出发前完成罗义仁等三人加入礼部的仪式。

不管情绪如何激动,加入的仪式如华夏朝所有仪式般简单明快。礼部的红色旗帜挂起,上面黄色的标志是由镰刀锤子组成的符号。代表着礼部的基本理念之一,所有礼部人员都是劳动者。

霍崇面前旗帜,率领三名新成员宣誓,“我,自愿加入华夏礼部。”

三人立刻跟着念道:“我,罗义仁,自愿加入华夏礼部。”“我,肖南天自愿……”“我,郑爽,自愿……”

“拥护礼部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