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谍影凌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九十四章 杨苏调离(2 / 2)

作品:《谍影凌云

杨主任点头,梁书记叹了口气:「被捕的是吕智文,一个很好的同志,他是老彭线上的人,这次完全是因为老彭急功近利。老彭犯下了错误,我已经安排人送他回老家,等回去后看柯公怎么处置他吧。

「您已经知道了?」

杨主任怔怔问道,之前每次邱小姐送来的情报,他们完全不知情,没想到这次梁书记那么快便得到了消息。

「没错,邱小姐这份情报很及时,既然他已经知道了,想必以他的能力,一定能救出吕智文,接下来让老吴耐心等待邱小姐的安排。」

对邱小姐的能力,梁书记不说是盲目的信任,那也是绝对的相信。

前几次的,邱小姐做得太漂亮了,若不是为了保护邱小姐的存在,柯公甚至想把这几件事列入教材。

「那行,我就放心了,我回去等待交接。」

杨主任舒了口气,他对邱小姐同样信任,只是

有点不舍得这里,在这里工作了那么多年,每天是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能出一点的差错,可他对这样的工作却是十分喜欢。

「我送你。

梁书记起身,如果不是杨主任即将离开,他刚才不会告诉他同志被捕的情况,这是别的线上获得的情报,不能外传。

不过老彭已经撤离,说出去也无妨。

梁书记将杨主任送到后门,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这次分别,下次相见不知道会是什么时间。

敌后工作充满了太多的危险,很多时候,一次分别便是永别。

楚凌云送完情报后,回到电台房内,安心地等待。

今天是他和鲍胜群常规联系的日子,他不用特意再去给鲍胜群传递情报。

这次出去,他和鲍胜群的联络都没断,他带着电台。

他晚上使用电台没人敢问,而且每次使用电台,他都会和上海方面进行联系做掩护。

他在上海有生意,这点很多人都清楚。十一点钟,鲍胜群的电文首先发了过来。

「军事情报处抓了名红党,没有招供,现在被党务调查处情报二组的詹伟接手,他已经把人转移到党务调查处,目前红党依然发烧,情况不乐观。」

内容不少,楚凌云看完后眉头一皱。

第一日

至于自己提供的情报,对方问都没问,很显然,他也知道了这件事。

管他知道不知道,按照他的要求把情报说出来就行,这样不需要他动手,一样能给徐老鬼造成破坏。

这样的事他很喜欢,能避免自己行动出现危险,又实现了打击徐老鬼的目的。

一举双得。

此时鲍胜群发现,这名红党卧底有了联系后对自己并不是坏处,他能隐藏得更深。

第二天一早,楚凌云便来到办公室。

出去这么多天,积攒了不少的公务,但没什么大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楚凌云处理得很快。

有些他能做主的,全部处理,比如各组一些假条的上报,那些需要贺年来做的,他一件没动,只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是副科长没错,但如果做得多了,会让贺年多想。

特别是他现在和处座关系更近,军衔也到了中校,只要再晋升一步,便能威胁到贺年科长的位置了。

贺年算是他的伯乐,任何事他不会逾越。

处理公务的时候,楚凌云则在想着营救计划,这次营救和上次不同,还好同志现在处于昏迷之中,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来完善计划。

党务调查处医务室,这里没有手术室,但有临时休息的病房。

条件是比医院简陋,但养伤的话绝对足够。

这个被他发现的红党,终于回到了他的手中,可恨的是军事情报处的人下手太重,弄得满身是伤,加上咬断了半截舌头,直到现在人还在发着高烧,没有苏醒。

「他什么时候能醒来?

詹伟问向一旁的医生,医生则摇头:「这个不好说,他现在高烧,若是护理不好,有可能永远醒不来了。」

「你的意思他会死,不是给他打了磺胺?

詹伟瞪大了眼睛,死人一点用没有,许润东审讯过的那些普通人,他也问了,没问出什么结果。

哪怕吕智文给他们讲述了红党理念,但没带他们见过任何一名红党,甚至没对他们说过南京红党的事。

告诉他们最多的是红党老家,那是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知道这些有屁用,他知道得比这几个人多得多,毕竟他们之前抓过不少的红党,有过招供,比吕智文这个从没去过的人知道得更详细。

「磺胺又不是仙药,打了磺胺一样有可能死去。

医生点头,詹伟不敢相信地问道:「磺胺不是救命药吗?为什么还能死人?

「詹组长,您这就不懂了,磺胺是救命药不错,但不是万能药,甚至有些人不能用磺胺,用了后会过敏,加速死亡。」

詹伟确实什么都不懂,他对磺胺的了解主要是

听别人所说。

以讹传讹之下,磺胺几乎成了长生不死药,连他都买了一盒备用。

不过磺胺的价格是真的贵,买的时候让他心疼,好在这东西能救命,哪怕不用,一样很值钱,容易卖出去。

「我不懂这些,我就问你,他能不能醒来?」

詹伟不和医生废话,指着吕智文问道,医生叹道:「若是留在医院,应该

有七八成的把握能醒,可您强行把他接回咱们这边,路上有了颠簸,加重了他的伤势,现在最多只有五成的可能苏醒,一切看他的造化吧。

五成,这么低?

詹伟沉默了,他有点后悔了,不该那么着急,把人转移回来,留在医院内,七八成苏醒的几率可比五成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