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谍影凌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为了活着(2 / 3)

作品:《谍影凌云

苦力不行,久保放弃了这条路。

眼下他只有两条路,一是继续找工作,找到份和原来薪水差不多,或者低一点的工作。

之前久保还很乐观,以为自己能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特意对老婆说加了工资,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第二便是降低要求,答应那些低薪水的工作。

可那些薪水不够养家,除非他们重新搬回以前破旧的房子内,而且不让儿子读书。

儿子不读书绝对不行。

这一点久保马上放弃。

再苦再累也要让儿子好好把技术学完,没有技术以后生活会更加困难。

至于找石原亨,要回工作这点他没去想。

他已经做出了选择,石原亨尊重了他的选择,他再找过去属于自寻其辱。

第二天一早,久保来到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之前答应录用他,薪水是他之前的三分之一。

那时候他嫌薪水太低,放弃了这里。

目前来看,他们已经是给出薪水最高的地方。

“没了?”

久保很快得到个让他震惊和失望的消息,这份工作已经没有了,他们现在不缺人。

久保急忙去了其他的公司,走了一整天,最后发现能录用他的地方,薪水只有石材厂的四分之一。

难怪石材厂经营部下去,老板不够心黑。

若是他能像石原亨那样做生意,不可能失败。

哪怕只有四分之一,久保这会也不敢继续耽搁,同意了这份工作,先把工作拿到手,不至于饿死,然后想办法多打几份工,维持住家里的生计。

这便是他此时的想法。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

上班之后久保才发现,这里的工作强度比他在石材厂的时候大的多。

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更别想兼职去赚钱。

石材厂效益不好,所以他比较清闲,这边黑心资本家雇佣来的人,恨不得一个当做十个来用,怎么可能让他们有清闲的时间去做第二份工作。

所有接受低薪水的人,基本都是走投无路的那类,你不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现在经济不好,战后一直没能恢复,通货膨胀又那么厉害,不想饿死,就只能接受他们的剥削。

时间慢慢走过,美国纽约。

泥鳅和沈汉文来到纽约后,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旧金山他们已经感觉很繁华,没想到还有那里更大,更好的城市。

“树奎,美国的城市都是这样吗?”

走在纽约繁华的第五大道,泥鳅忍不住问道,上海已经很好,可还是没办法和这里相比。

至于国内的其他城市更比不过这边。

“纽约是美国金融中心,这座城市最好,其他城市比不过。”

刘树奎微笑摇头,泥鳅和沈汉文一起松口气,要是美国所有城市都是这个样子,他们和美国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几天他们总算体会到了什么叫井底之蛙。

“不过其他城市并不太差,旧金山那样的城市美国有不少。”

刘树奎补充了句,只论繁华程度,不论别的,旧金山不比上海差,像这样的城市美国还有不少?

两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到了,我们先住这里,东西放好我带你们去好好逛逛纽约。”

刘树奎就是导游兼翻译,带着他们到了一家豪华大酒店门口,这样奢侈的酒店,他们在国内从没有见过。

“这么好的酒店,一天多少钱?”

沈汉文忍不住问道,刘树奎笑了笑:“你们住的是豪华套房,需要一百二十美元一天。”

一百二十,还是美元?

两人愣在了那,尽管他们有不少钱,这个价格还是被吓了一跳。

换算成大洋,差不多四百多块大洋。

普通百姓一个月按照十块大洋计算,三四年的收入才能住这么一天?

这不是酒店,简直是抢钱,住一天的钱在国内很多地方能买套不错的宅子。

贵,实在是太贵了。

“树奎,咱们换一家吧。”

沈汉文立刻摇头,酒店他住的起,不过实在是太费钱,完全没必要。

“不用换,这是老板安排的,这家酒店有老板的股份,我们住便宜。”

刘树奎摇头,两人包括百合再次一怔,这么豪华的酒店也是他们组长的?

组长在美国到底有多少产业?

难怪大公子一直担心他会来到美国不回去,有这么多钱,还回去干嘛?

进入房间后,他们更被眼前的奢华吓了一跳。

处处透着奢靡,每个地方展现着它的高贵和豪华,连灯都带着水晶罩子。

“组长开这家酒店投资了多少钱?”

沈汉文忍不住问道,刘树奎则摇头:“不是老板投资,老板是和别人交叉持股,这家酒店有老板百分之十的股份。”

新兴资本交叉持股,互相抱团,楚凌云不仅酒店领域有股权,各个领域同样有。

同时他的电视台,报纸等多家公司,一样有股权让出来,拿给这些人。

价值不够的,楚凌云便往里面贴钱。

包括他的报社、电视台在内都是优质资产,多持有这类股份以后绝不会赔钱。

“不是组长的?”

沈汉文愣了下,刘树奎明白他在想什么:“有一部分属于老板,放心吧,咱们有优惠价,再说又不是常住,费不了多少钱。”

有句话刘树奎没说,哪怕是常住,老板同样付得起这个钱。

一天一百二十美元,一年也不过四万,对老板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哪怕多开几间也没关系。

“那就好。”

沈汉文怔怔点头,泥鳅已经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们都没有做生意,但泥鳅比沈汉文更聪明,交叉持股在后世人人都懂的常识,在这个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

如果换个说法泥鳅和沈汉文就懂了。

大家都做老板,都有份子在里面,然后让擅长的人经营他所在的领域。

“这是什么?”

放好东西,刘树奎没有开车,他们要去的地方人比较多,开车不方便。

“这是地铁,简单理解,就是地下的火车。”

刘树奎向他们解释,沈汉文他们大为惊讶,火车还能在地下跑?

其实东京就有,只不过里程不长,在东京时间短,又都是开车出行,根本没有去挤过地铁。

“这里三十多年前就有了地铁,欧洲更早,不过我相信,咱们国内以后一定会有。”

刘树奎带他们买票进站,说着憧憬的话,在外的华人眼界越宽,越希望自己的祖国昌盛富强。

那些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除外。

坐上地铁,泥鳅和沈汉文已经麻木了。

他们第一次到美国,这边确实和国内有着很大的不同,到处充满了新奇,到处是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难怪美国那么有钱,实力那么发达。

两者根本没有在一个层次。

就是这样,果党还没想着如何发展,尽可能的盘剥和内斗,难怪他们会失败。

对果党的败亡,泥鳅毫不意外。

百合同样是第一次到纽约,好在她以前听人说过这些东西,现在是第一次见到。

她没有像泥鳅和沈汉文那样,完全不知情。

不过美国的发达,同样让她震撼。

东京,楚原送来一份电报。

楚凌云看完后笑着放到了一旁,刘树奎发来的汇报他们在美国的行程以及泥鳅他们的表现。

泥鳅确实被惊住了。

让他们开开眼界也好,国内和人家差的太远,不过只要勤劳的国人机会,用不了多久便能改变这一切,缩短差距。

真的用不了多久,七十年后便是大不同,楚凌云相信,百年后中华民族将会重新毅力在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