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1章、动荡(3 / 5)

作品:《蜀臣

如若他们以蜀地大宗为根基,分出小宗至陇右为枝干,以蜀锦、茶叶等贸易之物走丝路,未来宗族必然枝繁叶茂!

再者,如今陇右之地,各郡县的僚佐皆匮乏。

他们家中子侄皆识文断字,才学不缺,挑选数个有学者去陇右,势必会被郡县征辟为僚佐,夯实陇右根基易如反掌。

如此前景可期,何乐而不为!?

是故,无数巴蜀豪族皆群起响应,继成都柳家、郪县王家之后成为分户迁徙者。

主事此政之人,乃是李严。

他见益州黎庶与豪族皆响应如云,不由心中再叹,己之才对比丞相而言,犹如萤火与皓月之别。

亦有一缕“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惆怅,拨弄着心弦。

他自从江州归来成都,戍卫京畿内外以及参与益州府事后,丞相诸葛亮便时常作私信与他。

有时乃是公事的嘱咐,如今迁户实边之谋。

抑或者是私语,如陇右各将率僚佐的才学,以及丞相对之培养历练的方向等。

如被当成全军统帅培养的关兴,一直随在丞相左右。

如张苞与赵广,乃是随着历来在征伐时任职前部督的魏延身边,以后成为攻城略地的先锋大将。而霍弋被调任至汉中郡任职,缘由不用说,乃是丞相期他尽快历练才干,日后能成为与赵云一般,镇守住全军的命脉。

而对于新得的姜维,丞相私信中称他乃凉州上士。

谓之晓通羌事,思虑精密,无所不精,堪称全才。谋策武略比昔日的马良更加出色,乃是未来攻伐凉州的倚仗之一。

而对郑璞的评价,更是推崇更甚。

不仅再度肯定了军略及筹画之能,并以此番谏言的多策,赞其已显公辅之节!

三公、四辅者,均为天子之佐。

此亦是丞相首次定论,大汉后进之人有匡扶天子之能。

不得不令李严侧目。

毕竟,他自身便是先帝刘备的托孤之臣。

素来自视甚高的他,细细读罢丞相转来的郑璞诸策,不由心中思忖自己在年齿三旬之前,可否作出此等谋策。

答案,令他有些沮丧。

尤其是,他归成都后,天子刘禅常引他入宫,就着诸多政事询疑于他。

让他发现了一物。

天子的御案上,有一块刻着“知行合一”的玉石。

疑而问之,天子的回答让他愕然不已。

此亦然是那郑家子所言,且竟已令天子躬知笃行矣!

莫非,我离开成都的时日太久,显居一方高位而自矜,以至在天子眼中已不如一后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