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1章、吴使(3 / 3)

作品:《蜀臣

正当众人为千骑雄姿所赞叹之时,扈从乞牙厝两手一左一右牵着马匹缓缓而至。

亦让诸葛恪收回视线,侧头对郑璞发问,“郑君,此二马匹有所不同邪?”

“然也。”

郑璞颔首而笑,“右为已驯化好的征战良驹,左为代步骑乘之马。葛君不若让随从骑乘一番,便可观二者优劣。”

“却之不恭。”

诸葛恪大笑,拱手作礼后,便让与众的两位随从去试骑。

两马虽同时迈开蹄子,但骑战马者,堪称一骑绝尘。而那骑乘之马,则是无论骑手如何挥鞭踢马腹,皆无法将速度提上来。

见状,诸葛恪捋胡颔首,发问,“敢问郑君,此些马匹乃作价几何?”

郑璞笑答,“骑乘之马,可为役畜,每匹换粮秣八百斛。谷稻皆可,豆则倍之。”

闻言,诸葛恪扬了扬眉,轻轻颔首而笑。

因为此价格还算公道。

只不过,此些仅堪为骑乘之用的马匹,并不是东吴想要的。

“战马呢?”

“每匹作价五千斛。”

顿时,诸葛恪睁大了双眸,失声而道,“五千斛?!”

亦不能怪他惊诧。

如今每亩年产粮,均值不过三斛,而一匹战马便换掉了近两千亩的净出!

然而,他亦不能责怪郑璞作价太高。

战马本就贵重。

如灵帝时置騄骥厩丞,从郡国调马所耗,每匹便价两百万钱。

虽说其中有官僚与豪右勾连取利的缘由,但战马的作价在风调雨顺、谷价低贱的年景,也不曾低于百万钱。

只是天下纷扰数十年后的今昔,民寡粮亦贵,各国所积攒的粮秣皆不多。

如此作价,让想购置五百匹战马的东吴如何能接受?

“然也,乃每匹五千斛。”

郑璞颔首,音容淡淡,“今我大汉亦然战马短缺,朝中诸多重臣皆有言称,不可作卖之。丞相念及两国共盟之谊,方让众议消弭。但若换归来的粮秣少了,恐朝中众臣及军中将士滋生怨言矣。”

诸葛恪默然。

因郑璞之言并非搪塞,乃字字实言,让人无有指摘之处。

毕竟,大汉夺回陇右不过一岁有余,战马自然是短缺的。

如今大汉愿意作卖给东吴,已然是很难得了。

只是如此价格,他也无法给孙权回禀。

略作思绪,他便出声说道,“正如郑君所言,贵国战马亦然短缺,作价低了亦然不妥。不过,我吴国与大汉乃有共讨逆魏之盟,今贵国若将战马作价低廉些,他日我吴国必然与贵国共同出兵,助.......”

“哐锵!”

利刃出鞘之声,打断了诸葛恪的话语。

只见关兴竟已经将配刃拔出,须发怒张的盯着孙吴众人,怒吼如雷,“共讨逆魏,东吴当如何出兵助我大汉邪!?”

当即,场面一度混乱。

“安国兄莫鲁莽!”

一声惊呼之后,郑璞连忙在吴国侍卫随从拔刃之前,将关兴死死拉着,且是低声呵斥着其他扈从共力将关兴先扯着离去。

如此小插曲,亦让诸葛恪满目忧思,徒然看着郑璞渐行渐远的背影。

虽说两国再度共盟之事,他已然从丞相那边知晓,关兴动怒也不会影响战马交易。

但无论如何,他都无法将盟国的身份,当成讨价还价的筹码了。

毕竟襄樊之战爆发前,双方亦是共盟的关系。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已经远去的关兴,眼眸中的怒意早就不见。

还冲着郑璞轻笑戏言,“子瑾今为诳吴使,让我来自损名声,作公私不明之态,不知以何报之?”

“哈哈哈~~~”

郑璞当即大笑,“兄乃是为国裨益耳!安可言报?”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