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蜀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29章、似成(2 / 3)

作品:《蜀臣

然而,陆逊并没有就此罢休。

乃领军折道往至昔日徐晃曾扼守之地白围(唐白河口),大张旗鼓作势,意图切断襄阳城与司马懿本部的联系。

此番不是要骗过襄阳城内的魏军。

而是让江夏郡的魏军觉得,吴军在短时间内不会南下。

此计谋再度成功了。

当陆逊赶在司马懿前来对峙时,暗中分兵背道而往,连续袭击了江夏郡的南新市、安陆以及石城。

江夏守军自是措手不及。

仅是石阳的魏军在退入城中时,为了关上城门,就不得不挥刀杀戮了拥塞城门的黎庶百姓。

但也不可避免,被吴军斩杀及俘虏上千士卒。

自然,此并不是逯式无谋,乃是陆逊不循规蹈矩。

原本吴军归去,直接沿着汉水便可以进入大江了,都不需要袭击江夏的.........

事实上,陆逊确实另有所图。

原先的江夏太守文聘,在郡二十余年,堪称劳苦功高。

其养子文休同样在江夏任职,为国戎边多年、咸有功劳。

然而,文聘故去后,或许是雒阳庙堂担心江夏郡会沦为文家野心滋生地的干系,文休并没有得以袭承文聘之职。

改为从别地调任逯式前来任职。

因而江夏郡的守军,分成了逯式与文休两股势力。

于吴国而言,更希望魏国若以文休任职太守。

因为文休的战略与文聘同,鲜有出兵寇掠吴属江夏的想法——文聘乃荆州南阳人,并不会为了自身的战功,让乡闾人士频频招刀兵。

逯式则是不同。

他前来任职以后,便为了巩固自身职权以及常出兵扰边,如今更是俘虏了信使韩扁。

这让陆逊想对他除之而后快。

是故,在设谋袭击了江夏郡后,无中生有作了一封书信“遗漏”在魏属江夏郡内。

书信自是离间计。

乃是以逯式战败畏罪投降为前提,声称吴国愿意接受逯式的请降。

且为逯式分析了,魏国雒阳决策夺他江夏太守之职,信使来回所需要的时间很长,无需担心太多。声称他已然禀报了孙权,定会在雒阳信使前来江之夏前,领军接应他入吴云云。

这封书信,被亲信逯式的将士捡到了。

亦让逯式毛骨悚然。

身为戍边之将,最容易收到猜忌。

更莫说,郡内还有深得人心的文休与他不和。

因而,他便将书信及妻子皆送去了雒阳,以表自身忠贞之节。

但此举却是让原先支撑的他将士,觉得他懦弱无断,非是可以托付性命之人,乃转去效力与文休。

人心尽失,他的结局就注定了。

雒阳公卿皆认为他不能再御敌,追究战败之责,奏免了太守之职,征调归朝。

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陆逊得知魏国庙堂决策后,便对那些虏获归来的黎庶嘘寒问暖,好生安抚一番后,便尽数放了回去。

为了攻心。

那些黎庶归去江夏郡后,纷纷宣扬吴国的仁慈。

而那些支持逯式的本地豪强大户以及文吏,对比了魏军屠戮百姓关城门,又恐文休任职太守后会追究他们先前的对抗,便纷纷逃亡去吴国。

相当于,魏国愈演愈烈的权力内斗,给了陆逊可趁之机。

这些消息陆续传到魏天子曹叡的耳中,让端坐在车驾上的他,倏然觉得淮水畔的初冬,尤其的萧瑟。

纵使目光流连的矮丘与河畔所见,皆是绿意旖旎。

亦无法舒缓他心中所忧。

或许,有些事情,一开始就不该妥协。

或是如武帝一样用人不疑。

心中有定论的他,在继续沿着淮水巡视以安军吏黎庶之心时,也颁发了几项决策。

常常被王凌上表诟病的满宠,迁职为征东大将军,假节,督领扬、青、徐三州兵事。

调任已故臧霸之子臧艾转为青州刺史,改任汝南太守田豫为徐州刺史,守备青徐二州不被逆吴所袭。

原青州刺史张喜征调归朝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