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重逢二姐夫李重九!再见亲人!(3 / 5)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正如朱瀚与朱元章想的一样,当他们把想要贩运食盐去往江南的消息,通过刘伯温告诉了伯鲁范遥二人后。

伯鲁与范遥差点没有高兴疯了!

食盐啊!

一本万利的食盐,原本是淮东官营盐场与盐商的大肥肉,近在迟尺的江浙根本插不上嘴。

现在好了,张士诚把原本的朝廷盐场官吏和盐商杀了个精光。

朱元章再把盐转到自己手上,那还不是想卖多少就卖多少啊!

“哈哈哈,伯温啊,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江浙平章伯鲁是越看刘伯温越可爱,简直要忍不住上去亲两口了。

“伯温,那朱瀚说的是多少食盐,要是太少,可就是没有什么意思了。”范遥问道。

“二位大人,朱瀚说了,那食盐,他们垄断了淮东所有食盐,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全部按照定价,折算价格后,用粮食布匹等结算。”刘伯温说道。

“没问题,咱们江南要什么有什么,就是缺食盐!”伯鲁大声说道。

“大人,这毕竟是私盐啊,数量太多,就算是平摊到各家盐商,也是有些太扎眼了,万一要是被朝廷知道我们贩卖私盐,岂不是危险了。”范遥有些担心。

贩卖私盐是小事儿,万一他们与红巾军勾结串通的事情暴露了,那才是危险了。

“这个,,,确实有些难办啊。”伯鲁皱着眉头,也是有些害怕了。

不过,这可是难不倒刘伯温。

只见刘伯温微微一笑,冲着伯鲁和范遥说道。

“二位大人,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咱们可没有贩卖私盐!”

“这些,可都是朝廷差役们,在长江上缴获的私盐!”

伯鲁和范遥一定,顿时又惊又喜。

“对对对,不是贩卖私盐!”

“哈哈哈,全都是缴获的私盐!是缴获,不是贩卖!”

伯鲁范遥虽然是江浙行省的最高权力掌控者,但是要贩卖私盐的话,还必须得依靠大盐商的力量。

只有江浙本地的大盐商,才有能力把这些食盐层层分销,最终卖到百姓手中换成银钱。

江浙大盐商的中心正是在金陵集庆府,伯鲁一封邀请函,立刻就是把他们全都给集中到了平章府中。

这些江浙大盐商,其实原本是处于扬州盐司衙门和扬州盐商的下一级。

扬州一带被张士诚给杀了个干净,他们手中食盐的存货早已经是严重不足。

如此情况下,所有大盐商全都是严厉把控每天销售的食盐数量,并且价格是越来越高。

从扬州大乱之前,一斤食盐大约不到二十文钱,一路飙升到了四十多文。

不少偏远的地方州县,甚至因为食盐运输成本的增加,已经是到了一百文,最高两百文的一斤价格。

所以,这些大盐商们来到平章府,一听伯鲁说有大批食盐可以运抵集庆的时候,全都是眼冒绿光了。

几个为首的领头盐商,甚至是迫不及待的问道。

“敢问平章大人,这些盐是扬州的淮东盐,还是川盐?”

“扬州盐官已经是废了,我们卖的盐,是不是私盐,朝廷会不会追究啊?”

对于这两个问题,所有的大盐商们都是非常关心。

不仅仅是赚钱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他们性命的问题。

伯鲁微微一笑,澹定的说道。

“扬州盐官虽然没有了,但是淮东还是有那么多的盐户,他们除了煮盐,也干不了别的,只要有食盐运出来,那我们就可以卖了,反正不管是盐官的官盐,还是私盐,从今往后,在江浙行省,只有朝廷大兵缴获的私盐,发卖缴获的私盐,就算是朝廷追究,也追究不到任何人的头上!”

所有盐商一听,全都是明白的八九不离十了。

伯鲁作为江浙行省平章,上一次用一百万银钱赎城让朱瀚退兵的时候,缺少的银子大部分都是从这些大盐商等豪商中筹集的。

不少消息灵通的盐商,已经是对于伯鲁范遥等人暗中与红巾贼勾连略有耳闻。

现在看来,这些私盐多半就是红巾军转运来的。

不过,对于大盐商们来说,什么官盐,什么私盐,根本就不重要。

反正只要能够赚钱就行。

“大人,那这些食盐,货量有多少?”一名盐商问道。

“要多少,有多少!可以说,比以前的时候只多不少!”伯鲁笑着说道。

“那盐价定在多少?”另外一名盐商又是问道。

这个时候,范遥接过了话茬,对着一众盐商们说道:“盐价的话,还没有定下来,不过应该不会超过以前的官盐价格。”

盐商们一听,全都是高兴了起来。

只听范遥继续说道;“但是,就算是定了盐价,结算的时候,可能不仅要银子,还有可能要粮食和布匹等货物结算,你们自己到时候找门路,结算的事情,官府一概不问,只要抽取利润的一半!”

听到这话,盐商们立刻低声商量了起来。

他们很快就是达成共识,虽然抽取一半的利润着实不低,但是因为没有以前扬州盐官的税卡和大盐商加价,就算是卖到以前的价格,江浙盐商们依旧还能赚的更多。

“大人,没有问题!只要有食盐运来,有多少,我们替大人卖多少!”

伯鲁和范遥相视一笑,异口同声的说道。

“好!”

搞定了食盐分销的最后一个环节,伯鲁和范遥立刻让刘伯温去通知朱瀚,可以让他派人来集庆府。

不管是使者的行程安全,还是款待引领,伯鲁和一众盐商都已经是安排的妥妥当当。

接到刘伯温派人送来的书信,朱瀚与朱元章都是笑了起来。

“想不到,伯鲁他们的行动还真是快。”朱瀚笑道。

“是啊,二姐夫这里还没有准备好呢,他们就已经是着急了,看来得让二姐夫提前去集庆府了。”朱元章也是笑着说道。

二姐夫李重九长时间流民生活,浑身上下没有二两肉,还处于少油少盐的补养阶段。

本来想着再养的白白胖胖,看起来富态一些出发,省的让江浙大盐商们给看轻了。

现在只能是提前出发了。

“不仅是伯鲁他们着急,张士诚那里也是着急,等着咱们给他们运送后续的粮食呢。”朱瀚说道。

朱元章点点头,“嗯,既然这样,那就让二姐夫抓紧出发吧,反正集庆距离近,不会有什么意外,让他去哪里好好摸清江浙盐商的底,不能让咱们的盐卖便宜了。”

淮东盐原本经过盐官、大盐商、税卡等层层抽水,在江浙盐商手中,已经是高价,若是朱瀚他们能够把淮东盐直接卖给江浙盐商,那中间利润肯定会大大增加。

二姐夫李重九在除州休养的这些日子,心中已经是有些不安了。

这个朴实的汉子,总觉得自己不能军不能文,天天吃两个兄弟的白饭,脸皮实在是挂不住。

特别是儿子李保儿,被朱元章收在身边亲自教导培养后,二姐夫李重九更是觉得自己要好好给两个兄弟争口气。

“没问题,那俺明天就可以出发去集庆!”二姐夫李重九得到消息,立刻就是急切的表示。

“二姐夫,你等到了集庆,不用害怕,也不用慌张,咱的底气足得很,不管是什么要求,尽管对那些鞑子官吏和盐商们提,他们保管没有二话。”朱瀚笑着说道。

现在淮东大乱,长江水道断绝,自己肯往江浙运送食盐,那就是给伯鲁和盐商们送银子,自然是可以抖起来的。

“幺弟,你尽管放心,我这一次去集庆府,保管把这差事儿办的妥妥的!”李重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