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抵达大同(2 / 3)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并且,下官也已经让人备好了酒席,为王爷接风洗尘。”

朱瀚却是摆摆手:“现在大同灾情紧急,这些场面上的东西就免了。”

“现在本王需要立刻知道,大同具体的受灾情况。”

“对了,为了应对灾情,本王的学生,还专门制作了一件神器,可以缓解一部分旱情。至少,可以拯救一大部分庄家。”

“你现在立刻给本王,召集大同所有手艺比较不错的铁匠。同时,整理出大同现在虽然受灾,但是勉强还能有一些收成的庄稼。这种时候,能就一点是一点。”

朱瀚如此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吴振有些发蒙。

这什么情况?

为什么眼前这个英王殿下,跟他印象中的,好像不太一样啊?

抵达大同之前,就强行责令粮食涨价。

吴振一直以为,这位英王殿下,就是个贪得无厌,想要发国难财的人渣。

尽管朱瀚以前的名声不错,不过吴振作为大同知府这种级别的高官,十分清楚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

有些人就是这样,在穷苦的时候能够谨守本分,可一旦发达了,就开始显露本性了。

也许英王朱瀚就是如此,以前打江山的时候,朱瀚能够克制自己的贪婪。

现在大明已经定鼎中原,兵峰几乎已经碾压了全世界。

这种时候,说不定朱瀚觉得大业已成,就不再克制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可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眼前这个看似为国为民,一心为公的英王朱瀚,跟他印象中的反差也有点太大了吧?

怎么看,这个人也不像是那种为了银子,不顾百姓死活的人啊?

等等似乎也不是这样,虽然表现的很是关心灾情的样子,但是这位英王殿下的话,的确是相当不靠谱。

他说他的学生,带来了一种,可以缓解旱灾的东西,好让他召集全大同的铁匠。

召集铁匠,那说明这种东西,应该是一种工具吧?

可问题是,现在的大同,缺少的根本就不是工具,而是水啊!

不管你英王殿下的学生,造出来的东西再怎么精巧,铁制的东西,也不可能造出水来吧?

跟铁匠有关,又是只造出来的东西。

吴振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英王朱瀚会不会是打算制造一批佛像什么的,好向上天秋雨啊?

不管如何,才见第一面,吴振就觉得,眼前这位英王殿下,各种的不靠谱。’

他之所以如此关心灾情,多半是装出来的

至于朱瀚堂堂一个王爷,为什么要假装如此关心大同的受灾百姓……

吴振觉得,很有可能是因为高价粮食的事。

这位英王殿下,应该是觉得自己的名声受损,所以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的名声。

也不知道这位英王殿下明不明白,他这么做根本就是瞎子电灯白费蜡。

只要这粮食的价格不降,大同就没有一个人,不会暗中咒骂这位王爷的所有祖先以及他本人。

就算粮食价格降下来了,人们也不会忘记,英王朱瀚曾经主动将粮食抬高到四两银子一石的价格。

这些年头,在吴振的脑海之中纷纷扰扰,他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失态。

朱瀚可不知道,眼前这位大同知府,正在心中腹诽自己。

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自从制定出这个价格之后,朱瀚对于自己的名声,就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了

见吴振愣神,朱瀚没好气的互换他道:“吴知府,吴知府?”

朱瀚连续叫了好几声,吴振这才回过神来。

发现自己竟然在英王面前失态。

原本就已经出了一身汗的吴振,顿时又惊出了一层冷汗。

他急忙补救道:“王爷日理万机,竟然还如此关心大同百姓,贵为万金之躯,还亲自来大同御大同百姓同甘共苦,下官……下官……”

说着说着,吴振竟然激动的哭了起来。

而且,这家伙炸了眨眼睛,竟然真的挤出了几滴眼泪。

朱瀚啧啧称奇,心中不免吐槽:“演技略微有些浮夸,以后还是多多练习吧。”

之所以假装哭出声,也实在是因为吴振还是有点要脸的。

就朱瀚刚才这个表现,吴振实在找不出什么词来拍朱瀚的马屁了。

只能什么都不说,全在眼泪里而。

“吴知府,你的心情本王明白。作为大明的王爷,大明的百姓,就跟我的孩子一样。”

“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