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骗,接着骗!(3 / 4)

作品:《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那么,对于一个帝王的评价,最看重的标准,便是文治武功!

文治方面,朱棣疏浚大运河,掏空国库修永乐大典;至于武功,五征漠北,郡县安南,七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东掌女真,西握吐番,南统交趾,北御蒙古,幅员辽阔,在位二十二年,开创了永乐盛世,奠定明朝基业,公认为明朝开创于太祖朱元璋,成就于朱棣,历史评价,远迈汉唐,百王所莫并也。

他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都是得位不正,却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千古一帝!

现在是永乐十一年,距离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然而战争狂人朱棣是个打仗好手,理政能力却远逊于他的太子朱高炽。

这些年来若非朱高炽一直监国,替他打理后勤,朱棣哪能打得蒙元抱头鼠窜。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尴尬的局面。

皇帝朱棣要打仗,太子朱高炽就哭穷。

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搞得朱棣烦不胜烦。

前线传来军报,大明此次重创了鞑靼部,瓦剌部趁机崛起,窥伺中原。

朱棣肯定准备明年开春北伐瓦剌,又担心太子带着一众文臣反对,所以借着刺杀一案的由头,敲打一下太子。

朱高煦心中叹气,朱棣却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其实在朱棣心中,他更偏爱骁勇善战的老二朱高煦,对走路都喘气的大胖子朱高炽不是很喜欢。

奈何老二是个有勇无谋的臭丘八,老大又生了一个好圣孙,所以朱棣当年才会忍痛立老大为太子,并且立好圣孙朱瞻基为太孙。

只是这样一来,朱棣心中难免对老二有些愧疚。

所以,他才给了朱高煦一次监国的机会,就算是让他体验一下太子的地位,这样至少能减少一些自己心中的愧疚。

而且,他也想看看,这个老二,还能闹腾出什么幺蛾子来。

朱高煦故作沉思了良久,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咬牙拒绝道:“爹啊,这差事儿子不能接。”

“为什么不能接?”朱棣怒了。

朱高煦看着他,沉声道:“若是儿子监国,那让大哥如何自处,让大侄儿如何自处?”

两个储君摆在那里,你让一个王爷监国,那些朝臣会怎么想?

玩呢?

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