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怜香惜玉(2 / 4)

作品:《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明朝挑选宫女和嫔妃,讲究一个平民出身。

通常来说,能当上皇后的,都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子。

当然了,这里的普通百姓,指的一般都是当地士绅,若是官员,则大多是基层官吏,或是除了打仗以外,平日里压根没有兵权的武将。

真的底层百姓是不在讨论之列的,试想一下,穷苦百姓人家,吃饭都困难,能活着就不错了,就算生的有些姿色,其言谈举止、涵养学识根本无法和大家闺秀相提并论。

比如说洪熙朝的皇后张氏,乃是指挥使张麒之女。

宣德时期两任皇后,胡善祥的父亲是县丞,孙若微的父亲是主簿。

朱祁镇的正宫皇后钱氏,祖上是靖难功臣钱整,曾任燕山护卫副千户,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其父钱贵继承了祖传

的武职,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

不过,这样的官员仍然无法进入大明的权力中枢,至多是个有些本事的粗鄙武将罢了。

因此,太皇太后张氏在挑选皇后的时候,不但要考虑相貌、品行等,更要考虑其家庭出身,最终敲定为钱氏,并亲自主持大婚。

钱贵则是父凭女贵,直到女儿被选为皇后,才被提拔为中府都督同知。

这样的选妃体制,主要是为了限制那些重臣的权力过度扩张。

如果皇帝娶了丞相或是尚书的女儿,这人岂不是一手遮天?

而清朝的后宫就完全不同,与其说是选妃,不如说是权力的交易。

当初满人入关,因为是捡了个大漏,总觉得汉人容不下自己,便处处提防,更是禁止满汉通婚,但是,满人就那么几个家族,以至于皇帝选老婆,选来选去就那么些人,还要考虑到这些家族的影响力,这个不能得罪,那个要拉拢,最后只能是从手握重权的大臣家里选。

比如说康熙的四任皇后,第一任是索尼的孙女,第二任是额亦都的孙女,第三任是佟图赖的孙女,只有第四任家里势力稍差一些,这个是他自己挑的,算是真心喜欢了,便是雍正皇帝的生母。

到乾隆时期,各大家族更是争先恐后把自己家里的闺女往宫里送,乾隆皇帝也没办法,于是,不管长得好不好看,只能捏着鼻子收下。

然后,就有了着名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人家跑了,看美女去了!

再到后期的光绪帝,皇后隆裕本就是他的表姐,完全就是慈禧太后一手操控,被立为皇后。

慈禧那老娘们这样做,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光绪帝,因此,光绪帝对隆裕每天跟防贼似的,两口子过日子还要各自留一百个心眼。

至于隆裕的容貌,只能说很一般了,光绪帝干脆每天住在珍妃的寝殿。

如此一来,隆裕嫉妒珍妃,总想着找个理由弄死她,光绪帝对她更加感到厌烦,奈何斗不过老佛爷,最后珍妃沉井,后宫乱成一锅粥。

不过,朱祁镇的后宫还真的不缺佳丽,便说那宋顾惜,也是生的天仙一般,一颦一笑都摄人心魂,即便是这样的姿色,放在钱皇后面前,也是分分钟被秒杀的存在。

通常来说,明朝的后宫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全国挑选秀女,第二个,就是各藩国的进献,比如说朝鲜国,太宗皇帝朱棣有个嫔妃就是朝鲜国纳贡来的。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就是打仗的时候,也会从战败的俘虏中挑选一些长相姣好的童男童女送进宫。

这样做是因为大明有个规定,即便是犯了死罪,除非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那种,否则的话,是不会对孩童下手的。

比如怀恩,就是兵部侍郎戴纶的族弟,因戴纶获罪受到株连,「……宣宗杀纶,并籍恩父太仆卿希文家。恩方幼,被宫为小黄门,赐名怀恩。」

这些人从小在皇宫长大,早已对家乡的事忘得干净,最着名的就是后来的弘治皇帝,他的生母就是来自广西贺州的纪氏,本来是在宫里看守内帑账目,有一次成化皇帝去查账,一看后宫还有这么漂亮的女子,当晚就没走,然后就有了躲在后宫六年之久的朱佑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