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一百八十二章 螳螂捕蝉(2 / 3)

作品:《家兄朱由校

    明军在辽东的兵力,尤为恐怖,如果再裁撤了辽西兵马,那显然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青葫剑仙》

    关键是辽西兵马的素质,众人是都知道的,留他们活下来,就眼下的格局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辽西兵马被裁撤整顿,那整个辽东就铁板一块了。

    与铁板一块的辽东打一仗,绝对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汗阿玛……”

    忽的、在沉重气氛下,有一人开口了,而众人也纷纷看去。

    只见黄台吉对努尔哈赤开口道:

    “眼下不管明军是不是要裁撤辽镇兵马,我们都应该让人去给朱万良、姜弼等人送信。”

    “不求他们生乱,但求他们拖住明军注意即可。”

    “同时、可以派出兵马,对大宁三卫,还有土蛮的宰赛部用兵!”

    “哪怕不能攻破大宁三卫,但只要掠杀汉民,抢到不少粮食,对我大金也是受益的。”

    “而宰赛眼下又是大宁三卫的马前卒,上次清河关被袭,就是他作为先锋,带领两千人叩关。”

    “草原上的消息传来,据说在掠关之后,明廷的小齐王赏赐了他不少东西,眼下他麾下两千兵马都是身着铁甲的铁骑。”

    “如果不趁这个机会覆灭宰赛部,不难想象这厮一定会在接下来继续对我大金用兵。”

    “嗯……”黄台吉的分析、判断,用兵都说的很对,努尔哈赤听完之后沉吟片刻,却又补充道:

    “覆灭宰赛部为重,土蛮其他部落就不要攻打了。”

    “灭了土蛮五大部,只会让明廷在战后北拓,对大金不利。”

    “是!”众人应下,而努尔哈赤也下令道:

    “莽古尔泰、阿敏,刘爱塔、李永芳、恩格德尔,你们带领两蓝旗,蒙两营,汉四营的兵马走开原出塞,必须把宰赛部覆灭,将他们的牛马带回来!”

    “遵命!”五人起身应下,而这次出动的兵马数也甚多。

    两蓝旗加上蒙汉六营的仆从军,近三万四千兵马,绝对是继上次沉辽之战后,大金的第一次大规模用兵。

    尽管汉四营承担的是火炮和运送辎重的任务,但也不可小觑。

    当夜五人便开始下令,命各地兵马前往开原,而他们也轻装向着开原出发。

    努尔哈赤站在赫图阿拉的城头,看着他们离去,身后是代善和黄台吉两人。

    “明廷的变法在起效,下一场大战的兵力,绝对不会少于我们,甚至会倍于我们。”

    “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地利,但地利不是绝对,明廷忍耐了一年多,积攒的钱粮足够让接下来的这一战打的足够久,你们怎么看?”

    他的话说出,夕阳下的代善和黄台吉两人思考了一番,最后还是代善先开口道:

    “回汗阿玛,可以扎硬寨、打死仗,招募足够多的汉卒,在各山道建造石堡,命他们驻守的同时,扣押他们的亲属,以石堡来消耗明军。”

    “嗯……”努尔哈赤波澜不惊的回应,不难看出他对代善的方法并不满意,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相较于他,努尔哈赤着重看向了黄台吉,而黄台吉也没有辜负努尔哈赤的期望,而是说道:

    “留兵死守,轻兵突袭!”

    简单八个字,让努尔哈赤和代善眼前一亮,而黄台吉也继续道:

    “辽东铁板一块,根本就无从下手。”

    “所以要做的,最好是留重兵死守,而轻兵绕道,袭击后方!”

    “可要袭击后方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的火炮不如明军,加上一旦开战,明军后方必然是重要的辎重线,这么重要的东西,熊廷弼一定会派出重兵死守的。”代善皱眉质问,而黄台吉却道:

    “不需要打动他们,只需要以骑兵调动他们,让他们的部署变乱,然后把后方搅成一团浑水,拖延到冬季就足够。”

    “但要做到这点,这轻兵的骑兵,必须做到换马不换人,奔袭数百、乃至千里。”

    辽东的盘子很大,足够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左突右冲,搅乱明军部署。

    只要明军部署一乱,那么在死守石堡的金军面前,明军的攻势只会再而衰、三而竭。

    黄台吉的想法就是拖到冬季,只要拖到冬季,以长白山的雪季,明军敢进长白山脉,就要面临被分割绞杀的局面。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检一直忌惮,一直积攒兵力的原因。

    长白山脉的地形,注定了无法让多支兵马同行,尤其是不熟悉山区道路的兵马。

    通往赫图阿拉的山道有数十条,但宽者不过百米,狭者不过十余米。

    这样的宽度,如果大支兵马一股脑的走一条道路,只会被轻而易举的偷袭,分割,堵住首尾,将所有人困死其中。

    因此、明军多次对建州卫的打击中,都是分兵而进,不管是成化犁庭还是杨镐指挥的萨尔浒之战,在路线的规划上,都是没有问题的。

    有问题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各部的配合问题。

    成化犁庭之所以成功,除了当时的建州卫不强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各部都是按照提前计划好的步骤,一点点前进。

    萨尔浒之所以失败,便是配合上出了问题,加上错误估判了努尔哈赤麾下兵马的急行军能力。

    在短短五天内,数万大军疾行数百里,这样的急行能力,恐怕也只有十六卫军中的四骑卫能做到。

    因此、黄台吉所想的,便是限制住明军,只要拖到冬季,那么能进军赫图阿拉的道路,就从原本的几十条,变成四条了。

    这四条、也就是杨镐当初制定的那四条道路。

    每条道路多者能行军三四万,少者一两万,凭借地利将明军分割开来,集重兵围剿。

    可以说、黄台吉的战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搅乱明军,一部分死守到冬季,等待机会分割围剿明军,重创明军的主力兵马。

    这条战术,是从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的战术中提升而来,但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有内应,了解明军各地兵马的部署,然后派一人领轻兵走小道冲入辽东腹地。

    这点的难度,不亚于怎么守住明军的进攻,因此三人都想到了。

    不过对于这点,努尔哈赤却道:

    “要想轻兵入辽东腹地,必须要有辽人的带路才行。”

    “这点我去准备。”代善自告奋勇,而努尔哈赤也道:

    “今天的事情,不能让第四人知道。”

    “是!”听到这话,黄台吉和代善都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