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三十五章 南征北讨(恢复(2 / 5)

作品:《家兄朱由校

    “第二塞口延绥镇,由满都督提领大宁三卫、骑兵二营出塞疾行,马步兵三营掩护民夫跟上,大军直插红盐池,断了河套部的盐。”

    “第三塞口是宁夏的镇远关,兵马分为两支,由河西总兵杨肇基提领骑兵四营、马步兵三营,大军跨过黄河,沿着都思图河南北扫荡北虏。”

    “第二支则是由本经略提领骑兵三营,大军按兵不动,等待消息,观察土默川土默特部的行踪,一旦土默特的素囊带兵南下支援,立马进攻后套。”

    “至于第四塞口,由延绥总兵王承恩、副总兵李如梅提领骑兵四营,马步兵四营走镇番卫出塞,分别奇袭居延海和白亭海。”

    “最后的第五个出塞口,由甘肃巡抚梅之焕、固原镇总兵李如柏提领大军马步兵四营,顺着张掖河北上扫北。”

    “剩余六营兵马,由延绥巡抚朱童蒙调遣,驻扎西宁卫,防备青虏。”

    孙传庭将朱由检的行军图做出了微调,最后形成了大宁三卫,马步兵二十营,骑兵十三营的十一万六千余人规模。

    这其中,鲁钦统领的是山西的六营马步兵,而陕西则是留守了六营兵马,用于防备青海的青海土默特部。

    之所以陕西能突然拉出马步兵二十营和骑兵十三营,这点就得多亏了盘踞陕西两百余年的各家豪强了。

    在收回太仆寺马场的时候,大量的豪强纷纷抗命,而孙传庭的军令也更为简单,那就是一个字。

    杀——

    只是短短三个月,被查抄的豪强不下百家,所查抄的军马和驽马更是数以万计。

    马匹数量报上去后,朱由检并没有吃惊,因为他早就知道陕西豪强手里有大量马匹。

    毕竟李自成等人起义后,陕西内部的农民军基本没有缺马的时候,史料上随处可见的马步兵来回奔跑。

    说到底、这些个豪强都是挖了大明的墙角来养马,最后导致陕西明明马匹充足,边镇却没有战马可用的悲催局面。

    所以朱由检在回信上,可以说狠狠的夸赞了孙传庭,并且也认可了孙传庭的行军图,并且亲自手书,答应孙传庭,战事开启前,他会亲率铁骑三万屯兵于大同杀虎口。

    一旦素囊敢帮助河套部和宁夏部,朱由检会亲自踏平板升城。

    朱由检亲率上直三万铁骑的消息让孙传庭对于复套的信心更大,而战略微调上的胆子也大了许多。

    他在安排了所有人的任务后,便开口说道:

    “套虏和宁夏虏之兵力不会超过五万,而披甲者不超过两万,重甲者不过五千,正面交战则套虏全败。”

    “此战殿下将会亲率上直三万铁骑于杀虎口为我军掠阵,因此复套要复的干净、利落。”

    “套虏和宁夏虏眼下应该已经知道我大明即将扫套,不出意外此次诸部会团结起来,由虏酋火落赤亲率掠阵。”

    “我大军出塞,绝不可无功而返,只需击垮火落赤麾下重骑,套虏便不堪一击。”

    “本经略在此发出悬赏,斩火落赤者,赏银五千两,俘杀二十六部台吉、贝勒者,赏银一千两,斩首套虏一级,赏银二十两。”

    孙传庭对河套、宁夏两部二十六台吉都发出了悬赏,而斩首的银子却从五十两下调到了二十两。

    之所以下调、也是他知道,这一战明军不管是从装备还是后勤来说,都大大占优,相反套虏除了能跑外,并没有什么优势。

    这一战和复辽一战不同,复辽一战明军的骑兵和马步兵加起来都没有六万,而这一战几乎是清一色的马步兵和骑兵。

    尽管陕西的明军骑兵只能达到一人两马的基本标配,但一人两马驰骋河套已经足够了。

    这一战明军的优势,比起复辽之战更加明显,并且就地形来说、除非套虏钻到沙漠里去,不然明军骑兵的机动性不会输他们太多。

    近十五万对五万,孙传庭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布置扫套。

    他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盘踞在青海的那几万蒙古人,因此让朱童蒙统帅六营驻守西宁卫是保险之举。

    只要西宁卫不失,那明军复套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