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六十二章 俺叫李定国(2 / 3)

作品:《家兄朱由校

    “消息已经传回燕山大营了,大营距离此地不过七十里,又有神策、豹韬两卫,顶多明天大军就会抵达。”

    副千户还在安慰何守义,而何守义则是咬牙切齿:

    “要不是三卫骑兵被调去打河套还没有回来,今日必然要让伯晕歹喋血此地。”

    “行了、别说了,还是算一算皇店的损失吧,伯晕歹这厮复叛的消息被殿下知道,恐怕第二次扫北也不远了。”

    “若是殿下扫北,我宁愿去当四骑卫的马前卒,总之要杀几个喀喇沁的蛮子才能消我心头之恨。”

    何守义还在骂骂咧咧,而与他一样骂骂咧咧的人不在少数,毕竟伯晕歹做出的事情可以说在打上直的脸。

    不仅是白马关的上直部队,便是当消息传回燕山大营的时候,今日休息的神策、豹韬两卫将士也骂骂咧咧的将甲胃装车,开始了向北驰援的急行军。

    燕山学府的学子们听到了警报的哨声,所有人都跑出了学府,并见到了北上的大军。

    听着大军的谩骂,他们也搞懂了是怎么一回事。

    “我就说这群胡虏不能相信,殿下出征前就应该先收拾了他们!”

    “应该打不进来吧?”

    “怎么可能打进来?白马关那里可有一千户的兵力,伯晕歹有火炮也打不进来。”

    “日后看来上了战场得小心,这群胡虏不认恩情,小心他们背后捅刀子。”

    几大学府的门口都叫骂了起来,有的人担心,有的人则是宣泄愤怒。

    “大哥,你说殿下回来后会不会出兵再扫一次北?”

    人群里,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拉了拉自己身前一个弱冠青年,而这人也转头下意识回答道:

    “当然!殿下怎么可能吃亏!也就是俺们今年还没有毕业,不然俺说到底也要参军杀两个鞑子!”

    “行了行了,李自成你别吹牛了,就你还杀鞑子,我大哥还什么都没说呢!”

    李自成刚刚开口,就被旁边的一个少年嘲讽了一句。

    李自成闻声看去,赫然看到了自己的死对头曹瑞蛟,而曹瑞蛟的旁边则是身材魁梧高大的曹变蛟,以及身材匀称的曹鼎蛟。

    曹变蛟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个头远远超过了李自成,达到了五尺六寸的高度不说,身材还十分魁梧。

    学府历次会考中,曹变蛟几乎在骑射角抵等各种武科横压一届,李自成也只能屈居他之下。

    但这不是说明李自成的武力能和曹变蛟媲美,而是他们中间没有其他名次。

    在角抵的比试中,李自成几乎是一个照面就被曹变蛟摔翻在地,连反抗的机会都不曾拥有。

    所以在发现曹变蛟看向自己后,李自成心虚的躲开了对方的眼神,但下一秒反应过来自己人多,立马又看了回去。

    结果就这么点时间,曹变蛟就转身带着曹鼎蛟、曹瑞蛟离开了人群。

    显然在曹变蛟看来、骂骂咧咧没有什么意思,倒不如好好勤学武艺和兵法,等明年九月毕业后上战场,杀几个鞑子实在。

    和曹变蛟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哪怕是李自成,如果不是他弟弟李自敬询问,恐怕他也懒得开口。

    因此、在他们这群各界魁首离开后,剩下的一群学子也慢慢散去,直到最后大军彻底消失在地平线时,所有的学子也都离开了城门口。

    只不过、学子们的谩骂是结束了,但京城那边却才开始。

    “混账!我大明哪里对不起这群胡虏?!这才归顺五年,趁着弟弟领兵在外就又复叛了?!”

    “砰——”

    乾清宫养心殿内、当摔砸东西的声音响起,朱由校的暴怒谩骂之声也让殿内的宫女太监身体一颤,心里畏惧不已。

    别说他们,便是五大太监此刻也纷纷闭上了嘴,低头等待皇帝的气消。

    只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朱由校的脾气。

    或许是诸多功绩加身,给了朱由校一种大明强盛的感觉,因此现在的他比起历史上的他更加骄傲,骄傲到容不得除了朱由检以外的人冒犯他。

    便是客氏,近年来也没少被他埋怨,而这种现象是以前不曾有过的。

    想想也是、不论从疆域、武功,还是文治来说,天启五年的大明都远超前面大明十几位皇帝,唯有洪武和永乐能压天启一头。

    被臣属的部落背刺,还烧毁了皇家钱袋子的皇店集市,这无疑是在打脸,打大明的脸,打朱由检、朱由校的脸。

    此刻的朱由校不想知道黄台吉和林丹汗是怎么说服伯晕歹反叛的,他只想让伯晕歹死,想让喀喇沁绝户!

    “传旨!”

    朱由校忽的开口,强忍着怒气开口道:

    “着东军都督府都督孙应元为征北总督,调集各地东军,我要在岁末前看到伯晕歹的首级摆在太庙前!”

    “万岁……”听到这话,即便再怎么害怕,曹化淳和王承恩还是一下子跪到了地上,哀声劝解道:

    “眼下河套之役刚刚结束,陕西、山东又遭遇大灾,而河套之役将士们的赏银、抚恤银尚未发放,此时如果动兵,御马监和六部四寺都掏不出银子。”

    二人的话一经说出,朱由校原本强压的怒火便有些压不住,他挥手将桌上昂贵的砚台砸在了殿内的金砖上:

    “距离秋收不过三个月,有什么拿不出银子的?怎么?弟弟不在,连你们也要忤逆朕?!”

    “奴婢不敢,只是……”曹化淳想要解释,但朱由校却抬手道:

    “魏忠贤,你起草旨意,命孙应元速速返京,商讨征北事宜!”

    “奴婢……领旨……”魏忠贤也有些为难,他怕自己不办,惹皇帝不高兴,但又怕办了,之后朱由检对他不满。

    “都出去吧!”

    听到有人办事,朱由校示意所有人都出去,而无奈的曹化淳和王承恩只能应下,起身作揖行礼后退出殿内。

    不过、当他们五人走后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朱由校便后悔了。

    他刚才在气头上,所以才这么失态,但现在冷静下来后,他也觉得这个时候不是征战的好时机。

    只是他身为天子,皇帝的威严不能丢失,因此即便知道自己错了,但他依旧强撑着脸面。

    “拖到弟弟回来便是……”

    想到自己虽然不能中途制止圣旨的下发,但是可以拖着让孙应元暂时不领兵出征,朱由校便有了主意,因此当即对门口的王体乾道:

    “王体乾、命人八百里加急,催促弟弟速速回京。”

    “奴婢领命……”王体乾闻言,顿时也松了一口气。

    他跟随朱由校这么多年,自然清楚朱由校是什么样的性格。

    眼下对方虽然没有制止圣旨传达,但催促齐王殿下回京便是最好的服软。

    恐怕等齐王殿下回京,征北的统帅就要换人了。

    这么想着、王体乾也命人八百里加急前往了延安,而这加急也几乎是在朱由检接过曹文诏递来军情的一刻钟内送抵他面前。

    ——————

    “殿下、万岁请您速速回京,主持大局,至于陕北的事情,就交给徐布政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