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三十二章 残暴嗜杀(2 / 2)

作品:《家兄朱由校

    这十年下来就是十五亩,二十年下来就是三十亩。

    虽然不如迁移交趾、瀛洲、旧港直接分地来的诱惑,但力度也不小了。

    如辽东那三千多万亩耕地,只需要十万台拖拉机,三十万人就能轻松耕种,只是管理依旧需要百万人。

    可即便如此,那也人均三十余亩,并不比海外差,并且不用漂洋过海的远离故土。

    东北将是朱由检利用机器来吸引移民的初始地,只要大明百姓都知道了机器的好处,那朱由检就可以用机器来吸引百姓前往齐国、旧港移民了。

    齐国的人少,完全可以在朱由检执政的这些年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水平。

    三百万人可以管理近亿亩耕地,养活两千万人,届时齐国百姓的生活会比大明的还要好。

    朱由检有自信把齐国建设的比大明好,这才是他敢于让诸将陪他去齐国的原因。

    眼下黄龙是最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朱由检准备在美洲北部先进行工业化城镇,让黄龙看到工业的力量后,用他来安抚其他将领,然后在大旱结束前,让诸将一个个的前往齐国。

    这是他能想到为数不多的,平稳交接权力的办法。

    “殿下,如果杨文岳回信,探险北亚墨利加的船队回归,那需不需要先放一批拖拉机给齐国用于建设?”

    王承恩忽的开口,让朱由检看向了他。

    他的脸上带有疑问,而作为见识过拖拉机这种工业力量的人来说,王承恩很清楚,这两千台拖拉机对于大明来说杯水车薪,但如果给齐国,那就是立身之本。

    只需要一万劳改工配合,这两千台拖拉机就能在一年时间里开垦出二十几万亩耕地,养活当地的驻军和劳改工。

    第二年开始,当地就可以每年接受两三万移民了。

    王承恩是打定了主意要和自家殿下去齐国,他心里想的自然也是发展齐国,所以才会主动开口。

    他的这话让朱由检略微皱眉,但也不可否认这两千台农用拖拉机对于齐国更有用。

    这个问题他也一直纠结,现在被王承恩提起,他自然有些心动。

    扩建蒸汽机工厂,主要还是需要大型高压蒸汽机和工业蒸汽机,农用蒸汽机只是附属品。

    因此挪用这两千台拖拉机不会让大明的工业进程变慢多少,但却能让齐国更快的扎根北亚墨利加。

    “按照你的意思办吧。”

    朱由检最后还是选择了把这两千台蒸汽机送往齐国,不过那得是杨文岳确定探险队已经在北亚墨利加站稳脚跟。

    这一来一去,恐怕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到了明年,拖拉机的产量恐怕能达到四千多台,而两千台只是半年的产量罢了。

    等后年和第四年,这两千多台也就是几个月乃至一个月的产量而已。

    把齐国建设好,才能让诸将放心和朱由检前往齐国,这也是无奈之举。

    “是……”王承恩见朱由检同意,心头不免有些高兴,不过朱由检还是提醒道:

    “拖拉机可以运过去,但大型高压蒸汽机和工业蒸汽机没有我的令旨,谁也不能动。”

    “奴婢领命。”王承恩应下,也知道朱由检为什么特别交代。

    说白了、农业拖拉机的蒸汽机,根本不足以用来制造其它蒸汽机,这三种蒸汽机是有代差的,用到的材料都不一样。

    如果拖拉机丢了,被欧洲人窃取去,那他们可能会进步,但不会太大,大明依旧能凭借科技碾压他们。

    可如果工业蒸汽机和大型高压蒸汽机丢了,那军备院这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就都被窃取了。

    朱由检的命令,王承恩放在心上,因此转身出承运殿交代事情的时候,他特意交代了一遍又一遍。

    只是在他交代的时候,他瞥了一眼宫殿门口,却见被自家殿下冷落许久的曹化淳终于出现在了这处殿内。

    “……”

    二人点头打了一个招呼,随后曹化淳就小心翼翼的走进了承运殿,而王承恩担心的看了一眼。

    曹化淳的背影消失在了殿内,当他再出现时,已经在偏殿之中。

    “殿下千岁……”

    曹化淳没有忘记朱由检不喜欢跪礼,因此毕恭毕敬的作揖。

    朱由检靠在椅子上,半侧着身子看着手中奏疏,没有回应曹化淳。

    他心里早就释怀了,也清楚曹化淳没有能力一边管皇店、一边管军屯田。

    可他清楚,这并不代表他对曹化淳的态度满意。

    最为在勖勤宫的老人,朱由检对王承恩、陆文昭、曹化淳这三人,一直是比较宽容的。

    三人之中,王承恩最少犯错,因为他管的事情最清闲,而陆文昭和曹化淳管的事情最多,犯错也最多,但朱由检已经三番五次的宽容他们了。

    六月的时候朱由检就觉得,若是曹化淳老老实实来认错,这件事情也就这样了,毕竟也不是一次两次宽容。

    只是让他错判的是,曹化淳并没有来,直到今日他才出现在了朱由检的面前。

    “殿下,奴婢有罪……”

    曹化淳终于认了错,虽说有些晚。

    他句偻着背,垂着眼帘,双目看着地上昂贵的金砖。

    “你的这份错,似乎认的晚了一些。”

    朱由检不看曹化淳,只是拿着朱笔对手中奏疏修修改改。

    “奴婢想等殿下消了气再来。”曹化淳的声音在偏殿内回响,而朱由检侧目看了他一样。

    换源app】

    窗外的阳光撒进屋内,照在朱由检的脸上,其眼童被照的晶莹剔透,不怒自威。

    “我有生气过?”朱由检明知故问,曹化淳也双手作揖,准备抬手挡住自己的脸,同时回答。

    “头抬起来……”

    朱由检打断了他的举动,曹化淳也只有缓缓抬起头,看着朱由检那不怒自威的模样,心中有些畏惧。

    这份畏惧从内心倒映在双眼之中,被朱由检看得一清二楚,他微微皱眉:

    “你们三人是勖勤宫的老人了,事情办不好,认了错,继续办便是,孤要的是态度。”

    “莫不是以为孤走出勖勤宫就变了?”

    “……”曹化淳一时间没有回应,只是躲闪着朱由检的目光。

    他这模样,让朱由检眉宇间微微皱起,而曹化淳见到这一幕,只能硬着头皮回应:

    “您……确实变了……”

    “……”空气一时间凝固,站在偏殿门口的两名骁骑卫听到这话汗流浃背,返回的王承恩在听到这话后也连忙停下,站到了偏殿门口的一侧,一边躲一边听。

    朱由检听到曹化淳的这话,心里有些委屈,但更多的是生气。

    他压着怒气把奏疏和朱笔放在桌上,然后才起身走向曹化淳,一边走一边说:

    “怎么?你也和那群儒生一样,觉得孤暴虐弑杀,喜怒无常?”

    朱由检用上了“孤”的自称,足以说明他有多生气。

    自他天启四年主持新政以来,杀了贪官一批又一批,流放一批又一批。

    一些文官儒生在民间骂他残暴不仁,远超洪武。

    须知朱元章在位期间,一共处决贪官污吏将近十五万人,牵连近百万人,以至于文武百官离家上朝时,必和家人痛哭流涕告别,如经历生离死别一样。

    但相比较朱由检,朱元章便成了“仁爱之君”。

    朱由检明面上从天启五年开始插手内阁事宜,至今六年,共处决贪官污吏近五十万,波及亲卷近四百万人。

    朱元章所杀的贪官污吏,不足朱由检所杀的三分之一,他流放的贪官污吏,也不足朱由检流放的三分之一,论波及程度更是不如。

    他在位期间洪武四大桉已经算是历朝历代未见的残酷程度,可即便如此,四大桉时间跨度也有十三年之久。

    到朱由检这里,天启五年以来的“三娘子军械走私桉”,“陕北民变大桉”,“江南水灾贪污大桉”,还有“四川侵吞军屯田大桉”。

    四个烈度不输于洪武四大桉的大桉,在不到五年的时间爆发,平均一年一个,每个都致使数万乃至十万人人头落地。

    在儒生口中,他的名声早就臭了,只是他并不在意。

    他始终认为,自己身边还是有皇兄、王承恩、曹化淳、陆文昭、满桂、黄龙、孙应元等老人陪伴的。

    只是眼下曹化淳一句“您变了”,随即就让他心里充满了憋屈和不解。

    旁人不了解他朱由检,但曹化淳几个跟了他十年的人还能不了解他?

    朱由检的质问带着怒气,这谁都能听出来,两名骁骑卫士卒手心和额头冒汗,王承恩也做好了进去为曹化淳求情的准备。

    只是曹化淳的下一句话便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殿下您变化太多,奴婢跟不上您的脚步,您比当年变得更果断,更有想法,更有手段了。”

    “奴婢对您尊敬,却也惧怕……”

    曹化淳说着,摊开衣摆跪在金砖的地面,叩首三下后才道:

    “奴婢自知领不了军屯田,请殿下寻一人代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