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启第三次北伐(犁庭扫穴)(2 / 5)

作品:《家兄朱由校

    范文程开口即沉默,但沉默的不是他,是金国的所有贵族。

    按照范文程的话,明军有骑兵五万,马步兵十万,炮手四万,两千门火炮,另外还应该有五万支骑铳,六万支步铳,剩余八万是短兵,并且他们还有八到十二个月的补给。

    相对比下,金国只有蒙古骑兵三万,建州马步兵六万,汉营步卒炮手两万,合计十一万兵力,并且只有不到一万支鸟铳,五百门劣质铁炮,以及只够全国吃七个月的粮食。

    也就是说在纯战的情况下,七个月金国就要断粮,而明军可以坚持八个月到十二个月。

    兴许是看到了双方补给的差距,才让黄台吉决定北迁的。

    “这只是敌我两军的情况,但是你们别忘了,八旗是个什么情况……”

    黄台吉忽的开口,让众人有些沉默。

    小族在受到重创后,往往很难恢复力量。

    建州八旗巅峰时一共十万人马,然而这是十三岁以上的男丁情况。

    在经过多次讨伐辽东,又经复辽之役的打击,实际上在复辽之役后,金军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只有不到五万人,十三岁以上也只有五万三千多人。

    七年的时间过去,建州八旗总算恢复到了六万人,可实际上其中有接近两万人是没有打过硬仗的。

    不管是单兵素质还是军团素质,这支金军八旗都和当年萨尔浒之战时的金军八旗有着不小的差距。

    虽说眼下多了三万蒙古骑兵,还有两万汉军步卒,但金国整体的力量是不如七年前的金国的。

    七年前的金国,四万马步兵依旧被明军倍数击溃,而当时的明军战力除了上直四骑卫外,其它的战力也就是普通明军的水准。

    但眼下,经过明军这些年的烧荒作战,金国众多贵族是可以感受到他们在进步的。

    面对一个有着十九万家丁级别的军团围剿,金国能撑住多久?

    要知道贺世贤那个疯子凭着三千家丁就敢对两万多金军出城冲杀,而眼下,即便是贺世贤,他手下也有上万家丁级别的骑兵,尤世功也不差。

    两者作为先锋官,必定会对金国南部的防线造成致命威胁。

    这还仅仅是南面,最让人头疼的是西面。

    朱由检再次亲征,并且这次的阵容依旧豪华,曹文诏他们是与其交过手的,知道他的勇勐。

    即便眼下的他没有朵甘营在手,但他有更厉害的上直。

    至于孙守法和曹勐也是老熟人的名字了,官抚民也在河套之役大放光彩,西边几乎是清一色的骑兵勐将派。

    恰好,从上京城往西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地区,因此不用黄台吉提醒,他们都能想到朱由检会怎么打。

    说白了就是分兵,把上直十二步卫一分为二,一部分与上直四骑卫攻坚,剩下的一部分用来死守黑水河和各个山隘。

    金军的机会不多,黄台吉的提议已经是最能保全他们的计谋了。

    北迁……

    一想到这两个字,所有金国贵族就倍觉口中苦涩。

    他们已经北迁了一次,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现在又要北迁,而且还是迁往极北之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他们不甘……

    只是,即便他们再怎么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明军的火炮数量太多,而他们又没能破解明军的火炮,因此黄台吉设想的两山炮台包夹明军战术宣布失败。

    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底牌可以打了,基本是明牌,而朱由检却有着或许他们不知道的底牌。

    “北迁吧……”

    久久没有开口的代善忽的开口了,的他这一开口,原本还骂声一片的朝堂,立马就清一色的开始倾倒了。

    “迁还有活路,不迁是没活路了……”

    “只有北迁了……”

    “北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