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态度(2 / 5)

作品:《家兄朱由校

    金铉和夏允彝在官府就近的菜市口问了问今日的菜价,基本和往日一样。

    野牛肉三文一斤,旅鸽一文一只,海鱼一文一斤,稻米小麦四文一斤,蔬菜则是更便宜,基本一文两到三斤。

    齐国的主粮价格算是比较高昂的,因此也就逼着百姓们不得不去吃肉。

    在大明已经涨到快二十五文的牛肉,在这里是三文,三文一斤的海鱼,在这里则是一文。

    这样的物价,也难怪齐国百姓会支持齐国的各种政策。

    又发地,物价又低,收入又高,不支持的话,万一被赶走那就麻烦了。

    “衣食住行,除了粮食还有些捉襟见肘,其它生活所需已经都能尽数满足了。”

    二人登上了城内最高建筑的齐王阁,站在这三十余丈高的阁楼上,他们眺望着西京城内四周,金铉也不由感叹自己这九年来的成果。

    “你这次回大明,也可以好好去工业区看看,瞧瞧我们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夏允彝交代着金铉,金铉自然是不假思索的点头。

    显然,他们的心思已经都放在了齐国身上,曾经口头的“国朝”也成了“大明”。

    不怪他们见异思迁,实际上眼下的齐国还是比不上大明的两京、苏杭等地繁华,可对于他们来说,繁华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清廉的官场,一个只做事情,不讲情面的官场。

    这个官场,齐国给了他们,因为来到这里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怀揣着激情,力图做出一番事业的官员。

    在齐国他们的俸禄虽然没有变化,但由于物价便宜,十五两的俸禄,从购买力来说比大明的五十两还管用。

    况且,这里没有了大明官场的人情世故,所有人只需要卯时班值,戌时散班,中间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

    《皇明齐国律》是有规定的,卯时点卯之后,主官安排工作,只要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其它事情也就与你无关。

    别人不可以帮你,你也不可以帮别人,至于临时加派工作更是三申五令、严令禁止的事情。

    在官员工作这块,齐国吸取的是秦朝的经验。

    工作安排是多少就是多少,每个人的份量都是差不多的,到点就下班。

    如果班值时候的工作处理不完,那就需要自己带回家处理,总之第二天点卯前必须做完所有工作。

    至于工作的数量,也是以平均值来派发的,不存在超发,故意为难人,让人回家加班的情况。

    另外,齐国官场最大的改变便是仅仅保留了作揖和稽首这两个礼。

    作揖是平日使用,稽首则是只有在正旦朝会和二月二祭告天地时才会使用,平日里是严禁下跪的。

    可以说,齐国的官场少了许多繁文缛节,主要也是以做事为主。

    事情做不好,拍须熘马也没用,因为官员的功绩要从平日处理文书内容抽查,并查看完成情况,主官没有提拔谁的权力。

    这样的官场,很适合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府学官员们。

    官场的风气都如此开放,那民间的风气就更不用说了。

    下跪是坚决不允许的,作揖是日常礼仪,至于路引什么的也不存在,出远门只需要带好户籍本就足够。

    穿衣的各种规矩也被废除,百姓想穿什么就穿什么,除了甲胃、官服依旧属于禁品,不能穿戴以外,百姓几乎可以穿自己想穿的所生活衣服。

    开放的风气,让齐国的商业发展的十分迅勐。

    随着移民到来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式手工作坊,以及个人成立的手工作坊。

    距离徐霞客他们返回大明不过才过去了两年,可齐国的经济却已经繁荣的能堪比“苏杭扬广益”里的“益州”成都了。

    “城内人口眼下已经三十万了,现在回头想想,当年西京空巷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但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