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六百一十七章 宗藩一体(2 / 5)

作品:《家兄朱由校

    “殿下,世子殿下已经带兵赶到中牟县,并击溃围攻县城的五万贼寇。”

    “县内六千国民无碍,世子殿下正准备休整一日,明日发兵围剿城外贼寇。”

    “好!”

    当塘骑汇报了消息,高兴的朱恭枵也看到了洛邑府学成功进球的一幕,不由叫了一声好。

    他拿起桌上的一小吊天启通宝丢给了塘骑:“消息报的不错,来往路上辛苦了,去打几两酒解解渴吧”

    “谢殿下隆恩!”塘骑见状捡起那吊百来文铜钱起身离去,而朱恭枵也终于将注意力都放到的蹴鞠的赛事上。

    蹴鞠大赛是诸藩为了宣扬汉文化而组织的大赛,大赛往往以官学、府学的逐级角逐为主。

    前几天官学赛事已经结束,而眼下的府学赛事也进入了白热化。

    类似这样的比赛,魁首往往能拿到一百两的教育经费,而参赛学子每人也能得到二两银子的奖金。

    在这小西洋之地,许多人的父母一年岁入也就十几二十两,二两银子已经能为家中解决不少事情了。

    诸如这样的比赛还有很多,比如马球、龙舟、骑御、田猎、双陆、拔河、围棋、武术、步打球、射礼、角抵等各种比赛应有尽有。

    这些比赛往往都在暑假和寒假进行,而他们能传播的汉文化也相当之广。

    如赛场上,便有不少于五名土民学子在来回奔跑。

    诸藩要同化土民,自然不可能排斥土民,不管在哪,土民的孩子都是可以上官学的,并且也是和国民学子一样的待遇,不收取任何学费,仅仅收取书本费和粮食。

    不过即便如此,许多家庭还是没有资本送孩子读书。

    只是这样的情况,也让土民之中起了攀比之心,因为谁都知道,只要自家孩子能从官学毕业,那他们就会在毕业后得到一个从九品的官职。

    大明各藩国对于官职的俸禄是统一的,十五两银子的年俸,对于全家收入不足五两的土民家庭来说是可以立马让他们摆脱赤贫头衔的存在。

    因此土民们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循环之中,即没有钱,借钱也要供孩子上学,孩子只要能毕业,他们就能在几年内还清欠款。

    如果说这无形之中推动了汉文化传播,那藩国们的官员升迁制度就是更考验汉文化传播力度的一环了。

    土民官员想要升迁,家中父母子嗣必须要会官话,会写汉字,并且还要会背诵不低于十首古诗文章。

    这些东西,给土民官员升迁提高了不少难度,但对于曾经施行种姓制度的当地来说,已经是佛祖降下的恩典了。

    因此在各个藩国都不难看到许多孩子读完书回家后,还要在家里给家人上课的场景。

    “殿下,小西洋监察使司发来消息了。”

    当朱恭枵正看着球赛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周国长史拿着一份来自小西洋监察使司发来的文书走了过来。

    这消息让朱恭枵立马心里一紧,心想是不是前方战事有变,南虏又要入侵了。

    他连忙抢过文书,扫视一眼后这才松了一口气:“还好……”

    “父王,怎么了?”

    见到朱恭枵的模样,诸子纷纷上前,朱恭枵也抖了抖手中的文书道:

    “国朝要召回之前派往各藩国的官员,看样子是内部有变动。”

    朱恭枵的话揭开了朱由检的后手之一。

    从天启十二年开始,各藩国因为人手不够,大明陆陆续续派出了不少官员。

    这个手段就像是一个筛选器,因为派任官员是朱由检下派的,而其中如果有人和燕山派有关,他们就会动用关系把自己调回大明,把不利于燕山的人调往诸藩任职。

    大明帮助诸藩管理国家的官员,人数不下二十万,俸禄一直由藩国代发,因此长期以来也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