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差点挨揍(3 / 5)

作品:《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第二天,辰时三刻未到,王强就来到了教导读书写字的大学堂中,看着这里的环境,在心中赞叹了一声。

显然,这学堂的规划建设,也有阵法师参与。

不但纤尘不染,而且环境的搭配无可挑剔,似乎是按照五行相生的模式建造布置的。

不一会,就有十几名少男少女来到学堂,大都是十来岁到十四五岁之间的年纪。

毫无疑问,来读书识字的学员很少,而且年纪基本上都不大。

像是吕布军中的那些子弟,应该都已经完成了读书识字的课业。

这座学堂,就是单纯的教导大家读书识字的。

要想获得更进一步的知识,需要到附近的一座儒道学院中学习。

那里有专门的儒道中人进行教导。

当然,你要是足够聪明,可以自己到附近的图书馆自学,也不是不可以开启识海,觉醒浩然之气,成为一名儒士。

王强这几天来,打听到了一些关于儒道的消息。

儒道的关键是悟道,不是随随便便的写上几首诗词,就能够成为儒道中人的。

伱必须要有足够的领悟,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下的诗词,都要知其然,知其所然。

对你书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你都要有深刻全面的理解,才能够引动天地的浩然之气,纳气入体,开启识海,篆刻天地法则符篆在识海之中,形成本命道符。

这不是你抄上几首诗词,就能够步入儒道的。

大汉王朝的文士几千万,但是能够步入儒道的,却不足万人,完全可以想象其中的难度。

而且,大汉王朝的文士,天天揣摩经典书籍,早就是滚瓜烂熟,对于文字和字句的理解,完全不是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人,能够相提并论的。

不过,难归难,一旦能够步入儒道,掌控的力量,是很强的。

王强有着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学习儒道的那块料。

就算是自己精通唐诗宋词,那又怎么样?

你不把其中的意境全部弄个清楚明白,根本就是在瞎忙活。

就比如一个火字,就蕴含有无数的意境,王强估计自己连这一个字都无法解析清楚,谈何以文字诗词入道?

何况,大道三千、殊途同归,谈不上谁更厉害一点。

每一种修炼方法,都取决于自身的境界、属性,神通、法术、法宝等。

王强是第一次来学堂,跟随着那十几名少男少女,进入到讲堂中。

这里摆着几十个干干净净的蒲团,那些学员一个个井然有序的盘坐在蒲团上面,正身垂目,并没有任何人在交头接耳的说话。

“不需要跪坐?”

王强有些惊奇,但是动作却不慢,有样学样的盘坐在一只蒲团上,正身危坐,一动不动的等着夫子的到来。

只是一会,一名三十来岁的夫子,不快不慢的进入了讲堂。

他环视一眼,发现今天多了一名年纪较大的新人。

他走到上座坐下,说道,“刚来的新人,上前领取书籍纸笔!”

王强连忙起身,来到上座的夫子身前,接过了一个袋子,其中有一套齐全的文具。

“谢夫子。”

王强随即躬身一礼,转身回到蒲团上坐下。

打开文具包一看,发现有两本书,还有一套用来书写的笔墨纸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