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十青峰如刀,一条长河如剑(3 / 4)

作品:《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苏照时和盛姿思索一番。

苏照时抬头笑道:“魏玄君曾经抱着襁褓中的安庆,去那四海之外,扶正了一座天柱。

据说每一根天柱上都有一座宫阙,呼应着天上的明玉京。

也许安庆看到的就是那座天柱上的宫阙。”

“总之,你不需担心。”

苏照时道:“你的父亲乃是赫赫有名的魏玄君,乃是大伏唯一一位异姓王,论及古老的血脉,据说魏国血脉直接来源于那古国太梧皇室,就算真的有鬼魂来袭,也应当是它们害怕你,无碍的。”

长发直落到小腿处的安庆郡主听到苏照时的话语,也轻轻点头。

这一月以来,原本十分喜欢玩闹的安庆郡主,也好像变得安静了许多。

不知是因为许白焰之死的原因,还是因为那诡异梦境的原因。

苏照时、安庆郡主二人又看到坐在亭中的盛姿正频频转头,看到远处的林荫小道。

她眼中还带着些焦急,带着些期待。

苏照时看到盛姿展露出来的思念,也许是想到了一位远在北川道的女子,他眼中本来便已经失色的光芒,越发暗淡了。

“北川道世家之女,玄都柱国之子……”

仅仅几个瞬间,苏照时想起问题的根源,想起那腿上有疾的女子,倏忽间,他忽然有些羡慕盛姿。

最起码,陆景如今还在这太玄京中,不管二人做何打算,若是盛姿愿意,总能去见一见陆景。

不像他们,隔了重重山海,又隔着门阀忌讳,隔着父辈的仇怨。

想到这里,苏照时神色越发落寞了。

安庆郡主自然也看到了盛姿期待的神色,她看着盛姿隐含期待的眼眸,心中泛起阵阵酸意。

便如她第一次看到陆景时,因为盛姿不曾去寻他玩耍,便将气撒在了陆景身上。

由此可见,这十六七岁的安庆郡主对于盛姿的感情,颇有些复杂。

也许是年幼时的占有欲,又或者一些其他原因。

安庆郡主不愿意看到盛姿这般牵挂陆景。

可她低头想了想,又仔细收敛神色。

因为此时的安庆郡主知道,盛姿如今的心思都已牵在了那位名动太玄京的少年身上。

自己若是再无理取闹,她一定会更生气的。

恰在盛姿又一次转头。

就看到远处的林荫道拐角,一道白衣身影缓缓走来。

那白衣身影脸上依然是温和的笑容,天上的晚霞与那白衣相映成趣,光芒落在陆景腰间的玄檀木剑上。

明明是一柄木剑,却反照出一道灿烂的光芒。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陆景就这样携着光芒缓缓走来。

如玉的姿容,如一根长枪一般的身姿自然不必多提。

如今太玄京中的女儿,又有几人不知年轻的陆景小先生,生了一副龙章凤质的姿容。

盛姿连忙起身,向来英气的盛府大小姐便如同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眼中满是见到意中人的惊喜神色。

旋即又觉得应当矜持些,她又轻咳一声,提起长裙,走出小亭外,迎接陆景。

陆景走近,盛姿这才注意到陆景手中,还拿着一幅画。

这幅画明显被精心装裱过,中轴、流穗、轴上的浮雕,都颇为雅致。

“不曾来晚吧?”

陆景眼中带着歉意:“原想早到,却因为书画装裱一事耽搁了些时间。”

他说到这里,将手中的画递给盛姿。

“我也不知生辰之日,应当送你些什么,便想着用心画一幅画给你。”

陆景对于好友并不那般疏远,脸上笑容显得真诚而又灿烂。

盛姿听到这幅画是陆景亲自画下的,便越发开心了。

盛姿几人,正在前院小聚。

盛府后院,盛如舟正陪着一位剑眉星目,相貌堂堂的黑衣男子,望着他精心修剪出来的迎客松。

那黑衣男子头戴高冠,一手负后,一手放在腰间白玉腰带上,正值壮年脸上却有些散碎的胡须,遍布脸颊,看起来颇有些颓废。

可任何人看到这黑衣男子那深邃眼眸,以及眉眼中隐约之间透露出来的霸道气魄,自然会忽略这

男子的颓废。

盛如舟和这黑衣男子,并肩而立,望着茂盛的迎客松,言语中提及西北道之事。

盛如舟忧心忡忡,偶尔还提及那数次前来太玄京,刺杀圣君的伏无道。

而那黑衣男子,始终静静听着。

偶尔间,他手指还轻叩腰间的白玉,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男子正是大伏当朝大柱国!

大伏大柱国本身便是一道传奇,他乃河东世家之子,自幼苦读圣贤书,天资聪颖之下,也曾考取状元。

后来,他自身理念与河东诸多世家相悖,为河东世家所不容,当时太玄京朝堂上,也再无这位大柱国容身之地。

然后时年二十四岁的大柱国便愤而辞去文官,前往边境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