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0章 第120章(3 / 4)

作品:《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卓思衡仰躺枕臂,一副乐得心安的样子气得本是半靠的范希亮蹭得坐直:“胡说,有些缘分就是要自己争取的,差一点也不行,常言道,天助自助者,表哥你怎么就知道月老没有给你牵好线,但你偏偏扯也不扯,叫那边姑娘苦等芳华?”

“哪有谁家姑娘为我苦等?我怎么不晓得?我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来天降的姻缘,不如顺其自然。”

“你这样子就算了!别耽误我两个妹子和悉衡弟弟的大好姻缘!”范希亮难得在卓思衡面前硬气一回,也拿出哥哥的架势来。

“我又没不让他们成亲,要是有合适的人选,那我当然乐得。”卓思衡见范希亮酒劲儿上涌,哭笑不得道,“好了好了,总之我会时不时拉一下手上的红线,看看能不能拽出哪个撞上我这只死耗子的瞎猫来,你呀,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到了戎州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虽说如今天下大定并无战乱,然而戎州到底是边关地界,你是常平司提举,互市的安定你要把握,商旅你要照看,杂居之地税银难收人人都知道,你心地好心肠软,可别到时候让朝廷怪罪。还有,戎州还有边安军治监的大军驻扎,平常交往通来要小心谨慎……”

卓思衡说着说着,范希亮没有了声音,只迷迷糊糊翻了个身,卓思衡看见后只是低头一笑,心道如今的表弟再不似当初,自己这样多思多言的事他心中想必早已有数了。于是起身为范希亮盖好掖紧被子,只听他半梦半醒之间喃喃道:“有个家感觉真好……”

需要自己回护的表弟,如今也能保护家人了,卓思衡靠在床上,满怀欣慰入睡。

第二日,卓思衡来不及同家人一道用早餐,今天是小朝会的日子,又赶上春坛结束,好些事情都要向皇帝汇报。

慧衡也是一早就出了门。还好安顿家人有慈衡帮忙,如今慧衡编纂书籍到了收尾,也是顾不得家中琐事,卓思衡更是忙得不必说,而慈衡则凭借在瑾州管家时积累的经验开始大展身手,卓思衡看她事事做得条理畅明,也是放心。

小朝会虽比不上大朝会百官云集,但各衙门枢机皆至,五六十人站在崇政殿里,放眼望去也是热闹,这些人都在安静听卓思衡汇报春坛的工作。

这是他整顿学政以来交上的第一个答卷,皇帝满意,群臣大多听完也很满意,但偏偏有人要唱反调。

新任户部尚书冯鉴站出来道:“启禀圣上,臣以为春坛旷日持久两月有余,国子监入不敷出,讲学期间提供传餐、各位座师来往车马官驿招待、修葺屋邸以迎众士,除去修葺屋宇外,其余两项皆虚无缥缈之费,仅是这三项便花费甚巨,今后是否有必要再起此事还望再议。”

卓思衡还记得自己八年前身为新科状元得点翰林院侍诏,参加朝会的第一课便是眼前这位当时还是户部主事的冯大人同对头太府寺官员的吵架盛况,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可是八年过后,卓思衡的吵架本领已不可同日而语,眼前这位过去的“老师”只会是他的手下败将。

“圣上容禀,春坛所耗用于三处,其一,各地学子入京听学,于国子监传餐,此视为圣恩鸿博之举,学子皆戏言,本未中进士,然食君之禄便为天子门生,正是此举。虽是戏言,但也出自于心,天下士人之心皆入圣上执掌,此花费难道能说缥缈?”

卓思衡掌握了文官吵架的精髓,先拆解,再针对,而且他说话一贯和风细雨,慢慢悠悠不急不躁,若是跟他喊起来,便好像显得素质很低。

“其二,座师往来车马虽是确凿花销,但沿途馆驿招待学子却是实实在在的银钱收入,数万学子慕名而来,沿途所费岂不也是纳入?两者相抵的账目,不知冯大人是否有详细明算。”

冯鉴瞪着眼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但卓思衡还没说完。

“其三,修葺屋邸并不只为一时所需,今后国子监若再招揽贤才仍需扩院张庭,总不能因为地方不够便缩减生员,岂不为天下士人所寒心?”

卓思衡慢条斯理的话仿佛好言相劝和耐心解读,他深知户部和吏部都有郑镜堂的旧部,他不能态度急躁留下话柄,只能以表面的和缓来冲淡上次风波的影响。若是他急功近利对唐氏一族与郑氏余党穷追不舍,皇帝必然疑心,暗忖他怀有别意,到那时怕是也不愿站在他这边推行学政新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