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寇准的忧虑 又现遗旨(3 / 3)

作品:《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寇大人不必说了,老身不懂什么朝争,只知为国家效力尽忠。”

“若无朝廷明旨,老身不敢擅自行事。”

寇准眼看要说服佘太君,没想到被穆桂英一言拒绝,顿时有点急了:

“浑天侯,忠靖侯远在淮东,鞭长莫及,等他回京,恐怕为时已晚。”

“他势力单薄,如何能以一己之力抗衡潘氏父女?这对杨家也不利啊。”

此时,他已经后悔坐视王延龄等人将曹斌调出汴京,破坏先帝的制衡之法了。

他更担心,王延龄倒台后,曹斌这个没节操的,会因潘氏父女势大,投靠对方,助纣为虐。

这家伙毕竟不是什么刚直的人,虽然有才,做事底线却一塌糊涂。

穆桂英却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

“我天波府实在无能为力,若寇大人有所谋划,何不去找狄青将军商议?”

“他乃是殿前司指挥副使,掌管京中禁军……”

听到这话,寇准颇为无奈,他早就找过狄青,只是他既无朝廷明令,又与狄青没有交情,对方更不会理他。

想到这里,寇准有些绝望道:

“大宋怕是无日将乱矣。”

待送走寇准与包拯,佘太君才忧心忡忡叹息道:

“江山不宁,我等却无能为力,难啊!”

穆桂英在一旁搀扶着她安慰道:

“老太君不必过于忧心,我等毕竟不掌朝堂,不明其中算计,此时理应相信曹斌。”

佘太君点了点头:

“明日就是大朝,看看潘氏父女打算如何吧。”

第二日大朝,大殿前方空缺不少位置,潘仁美一脸意气风发,竟越过政事堂自己押起朝班来,潘太后也杏眼含威,欲加威重。

佘太君暗自叹息一声,见潘太后指斥王延龄擅权,大封近臣,颇为忧虑。

其间虽有包拯等人直言进谏,却被殿中御史以犯上之名处罚,连说话的机会都被剥夺,再不能撼动潘太后。

正当潘太后沉浸在大权尽握的畅快时,王延龄突然举着一张圣旨闯入大殿,嘶声高喝道:

“先帝遗旨,若太后潘氏与其父无端贬斥重臣,兵戈内伐,则有篡夺之嫌,令王延龄奉请太皇太后监国。”

潘太后闻言脸色大变,娇声怒斥道:

“王延龄你好大的胆子,私自逃狱不说,竟还敢伪造先帝遗旨,快将他拿下。”

正这时,太皇太后刘氏已着凤冠霞帔走入大殿,瞥了潘太后一眼道:

“哀家可以作证,王相公所奉遗旨真实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