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京的旨意(3 / 4)

作品:《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坑了,还是找人问清楚才能放心。

可到了欧阳修那,李皓把问题一说,欧阳修也不解释,只说道:「让你上疏你就去上疏,韩大相公还用不着去害你。」

可不放心的李皓还要再问,但欧阳修却不想解答,只是让李皓快去写奏疏。

于是李皓只能安慰自己,既然欧阳修说没有问题,那应该就是没事的。

接着李皓便回了自己房间,将来禹州后发生的事,当然主要是讲收集消息和赵策英的问话。

将奏疏写好之后,李皓将其便交给了随行的一个护卫,并给了他一张自己的名帖,让他将其递送到宫中。….

当然,李皓也不放心就这么让他走,随后便出府找了石头,让他带着人跟护卫一同回汴京,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等这事安排妥当,李皓后面就又没事干了。

而且情况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与李皓一同前来的人中。

欧阳修经常与韩琦商量着什么事情,李皓几次去找,都说没空,也就不好在打扰。

而剩下的人里面,大半都在赵宗全那献着殷勤,唯独几个没去的也和李皓说不到一块。

于是接下来,李皓与赵策英在一起厮混的时间就更长了,同样与小段他们的关系也逐渐熟络。

而汴京那边,李皓的奏疏也终于到了赵祯面前。

只不过除了李皓递上来的东西之外,还有一样东西也同时出现在这里。

和李皓递上来那本记录信息的本子一模一样,只不过是有皇城司递送的而已。

另外在赵祯的桉前,还摆放着这段时间,李皓一众人在禹州做的大小事情。

此时在福宁殿内,赵祯、皇后和曹景休三人都在,只不过赵祯和皇后两个是在听曹景休说着,皇城司在禹州打听到的消息。

要说曹景休也是倒霉,上次的兖王之乱,因为荣显的缘故,曹景休也是被牵连的官员之一。

后来还是看在曹皇后的份上,赵祯才特旨让他逃过一劫。

但为此也让他沉寂了好一段时间,这次还是赵祯起了让赵宗全来京的想法后,才重新启用的曹景休。

让他派皇城司的人,去到禹州打探赵宗全的消息。

毕竟上次的兖王就把赵祯骗的好惨,所以这次的选择自然也就更谨慎了些。

而那本记录也就是皇城司给弄来的,当然在漕帮安置眼线,只是曹景休自己的主意。

因为随着上次的协助救驾有功,漕帮之中有不少人都得了封赏。

也就让曹景休注意到了这个民间团体的力量,于是便顺手安插了人进去,结果因为安***去的人能写会算,颇受看重。

也就阴差阳错的被挑选进了这次的队伍,同时也因为不是刻意安排,中间都没有联络,所以

也没有引起其他的人的主意。

不过这次事情办得确实是好,所以在听完了曹景休的汇报之后,赵祯倒是先夸奖了一番,才让他退下的。

等殿中只剩下两人的时候,曹皇后说道:「关于李皓的奏疏,官家准备怎么办,要下册封诏书吗?」

赵祯说道:「至少从目前看来,赵宗全不失为一个好的人选,看其过往,待人仁厚又慈悲之心。

纵使没有多聪慧,但想来也是能成为仁厚,纵使进取不足但守成有余,这也就够了。」

听到这话,曹皇后不免有些伤感,因为她知道赵祯如此着急的原因。

这几个月来,身边的这个枕边人的身体变化,曹皇后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也更明白他的用意。….

未免伤感,曹皇后很快便转了话题,说道:「不过这次倒是有一点出乎意料,若非是禹州的消息,我倒真没想到李皓竟有如此武艺,没想到这位探花郎还是文武双全。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还为了一点小事与赵策英起了矛盾,还真是有些少年意气。」

赵祯听后说道:「他本身年纪就不大,一时的意气之争,倒也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