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编写新教材(2 / 3)

作品:《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听了这话,赵宗全若有所思,说道:「那要这么说,我们还是要把他给拉过来才行。

可上次我已经让赵策英去找过李皓了,无论是当初提起的联姻之事,还是后面册立太子一事,他都在有意推拒啊。」

韩琦说道:「李皓是个知道轻重的人,以他现在的年纪,加上如今的权势地位。

可以让他稳坐钓鱼船,不需要着急去投靠任何一方。

就像现在这样,他虽然没有靠拢向我们,但不也在推拒着那些想要靠向赵宗汉的官员吗。

原先是我们想差了,我们也没必要非要让他投靠过来,只要能让他保持中立便好。」

听了韩琦的话,赵宗全意识到自己的策略是该要变一变了。

于是便对赵策英说道:「那与李皓交好的任务还是由你来做,只要让他保持中立便可。」

赵策英对此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毕竟这又不难。

至于韩琦自己,实际上这时他也打算补救一下自己在赵祯心中的形象。

所以在一番商谈之后,韩琦在后面的朝堂上,主动与欧阳修缓和了关系,并重新坚定的站在了新政改革一方的位置上。

立刻派出了人手去到永兴军路,对当地方田均税法的实施进展给予总结支持。

另外又找了李皓,对于如何深化盐税改革表示了关心,并表示会坚定的站在李皓这边,支持李皓对盐税继续开展变革。

这一连串反常举动,还真让李皓感觉韩琦是被人下了降头。

不过之后赵策英的找上门,就让李皓明白过来,看来这是韩大相公与赵宗全一起转换了策略,开始向自己示好了。

而对于这种转变,李皓自然是高兴的,本来李皓也没打算和他们对着干,只是他们自己非把事情弄的泾渭分明。

现在既然他们的态度和缓下来,那正好李皓也想继续把已经停滞的盐税改革继续做下去。

为此李皓还特意去到了欧阳修府上,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而这边欧阳修其实也接到了韩琦递来的橄榄枝,不过对于韩琦的性格,欧阳修要更了解。

所以欧阳修在听到李皓的问话之后,直接说道:「韩大相公性格强势惯了,哪有那么容易就真心低头。

今日的一时成败,还改不了他的性格,所以他的承诺可以听,但却决不能全部相信,那是会吃亏的。」

听到欧阳修这么说,李皓便明白自己这改革之路,看来短时间内是重启无望了。

不过如今这局面,总归是趋于平稳,至少不用担心短时间内会发生什么变动。

这样李皓的空闲时间也就更多了,于是李皓便能够在管理三司的同时,来好好想想要给赵宗汉上什么课。

过在此之前,李皓还得与齐衡碰面商量商量,看两人该如何分工。

而这一次见面,也是自齐衡上次去李家质问李皓之后的第一次见面。

再加上李皓此时得知齐衡已经与尚书列曹侍郎申图刚之女定亲,也就是剧中齐衡的第二位夫人。

要说平宁郡主的眼光还是不错的,申家也是世代簪缨的清流人家,其家世比起海家还要强上几分。

只是就这么看,似乎齐衡也真是从未跳出过平宁郡主的手掌心。

所以当两人见面之后,李皓便先行调侃道:「小公爷这刚刚又定了一位高门贵女的婚事,我在这提前为小公爷庆贺了。」

对于这门婚事,齐衡心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或许自从确认了明兰不会嫁给自己。

齐衡就已经失去了对于爱情的向往,所以对于李皓的调侃,齐衡实在懒得回答。

便直接入了主题,说道:「官家命你我来为小皇子讲经,你曾和他一路回京,想来对他有所了解。

不如你先来说说,我们该给他讲些什么?」

李皓回道:「小皇子虽说年纪尚幼,但性格颇为沉稳,能做的住。

另外在襄州时,他虽已经跟着学了认字写字,但并未正式启蒙,只会背些百家姓、千家诗。」

听到这话,齐衡说道:「好,既然如此,那便由我们来为他进行启蒙。

官家的意思是要我们尽快去为小皇子上课,我意在月底之前便开始,你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李皓赶忙说道:「这个我自然没有意见,但是盐铁司事物繁多,我可能没有太多精力花在讲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