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西周长歌 / 章节正文阅读

西周长歌 四百四十一 申姜自述(3 / 3)

作品:《西周长歌

    我被戳得烦了,梗着脖子回了一句:「这能怨我吗?你是父亲的填房,我能出生得早吗?」

    在那个时代,继室在原配的灵位前是要执妾室之礼的。这句话可算是戳中了她的痛处,马上扯开帕子便哭了个天翻地覆。得,我又一次被执行了家法,双手肿得老高,在宗庙祠堂里跪了一天一夜。

    还好又没过几年,听说鄂妃不知怎的得罪了大王,被休回娘家。母亲高兴地到祠堂里烧了好几炷高香。后来,她不肯改嫁宁肯自刎的消息传来,我与姊妹们倒是唏嘘了好几日——端的是个有气性的女子。

    我的心里隐隐泛上一丝不安,周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似乎每个嫁给他的女子都不得善终呢!我会是个例外吗?思前想后,终于横下一条心,反正当「王后」这命已是躲不过,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管它呢!

    就在我十八岁的这一年,父侯亲赴洛邑,与相国召公虎敲定了来年秋天大婚之期。父亲兴冲冲归国,全家又兴奋又紧张,立刻陷入了忙碌的备嫁进程之中。

    在那个时代,嫁妆对于官宦富户人家的小姐来说,可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何况是诸侯家族呢?当嫁作正夫人的嫡女孩子,从牙牙学语开始,长辈们便要一件件给攒嫁妆了。\

    就是一样厚薄的嫁妆,也有从繁从简两种情况。繁的,就是除却陪嫁的侍女,嬷嬷,管事和固定资产,大到桌案箱笼等家具,小到四季衣裳,甚至红木金箍的马桶和洗澡盆,夸张一点的搞不好连棺椁寿衣都备下了。

    我身为申侯嫡女,自然拥有一整套从头到脚极其严整规制的嫁妆。

    可这毕竟是嫁于天子为后,许多东西是猝不及防的。于是,宫坊的铸炉日夜不息,加紧赶铸刻有

    「王姜」名号印记的各种青铜器具。宫里的绣娘织匠也加紧赶工,织造各种华美的丝绸袍服……

    这些毕竟是死物,都有定制规格的,陪嫁的人口尤其是媵妾才是麻烦事。

    其实当时无论是国君还是天子娶正妻,都不是娶一个,而是娶一群。正夫人理当带几名媵妾作为陪嫁一同嫁给夫君,媵妾的多少与等级体现着岳家对于这个女婿的看重。最高等级的便陪嫁庶妹,岳父亲女;次一些的可在堂姐妹或旁支庶族中择选;最差的便是陪嫁些侍女了。

    这可难坏了父亲。倒不是他舍不得庶女,而在于根本没有。我是父侯最小的嫡幼女了,下面倒有两三个庶出之妹,可都太小了,最大的也刚满六岁,怎能为媵?.

    好在我的堂姐妹与表姐妹不少,毕竟「娶妻当娶姜氏女」,江汉诸姬一多半都与我们申国联姻。选谁不选谁,让我父侯与母亲去头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