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太玄道主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六十三章 规则与秩序(1 / 2)

作品:《太玄道主

慧可不清楚沈玉心思,他读过灵隐寺藏书,也游历过书院,这门转识之术,简直闻所未闻。

要知道,整个灵荒对夺舍这种术法视为禁忌,从未有那家宗门敢将此术作为传承。

此刻听来,犹如惊雷。

沈玉视线望向远方,那女子的剑指朝天,磅礴剑意洒满整个灵山。

「东王岛的转世经,本就是上古一位练气士偶然感悟所得,经过无数个年代,早已经残破不堪,从未有人敢去修行这门残缺术法,直到….」沈玉微微眯眼,继续说道:「三千年前妙华横空出世,短短时间便踏入仙境,成为了东王岛最为妖孽的天才,那时代,整个灵荒之中,论天资,她才是当世第一,甚至连先天道体,剑体,这般天才都难望其项背,可惜,她终究没有找到那条飞升大道。」

「妙华祖师?你是说,她曾经也修行过这门术法?」慧可望着前方潇洒肆意的女子,内心震惊,颤声说道:「杨柳便是妙华祖师?」

沈玉神情复杂,认真说道:「杨柳是杨柳,妙华是妙华,她并没有修行转识经,因为这门术法有残缺,还有一个极为苛刻的条件。」

慧可抬头,下意识问道:「什么条件?」

「凡身,只有凡人之躯,才能够转识。」沈玉淡淡说道:「她是世间屈指可数的巅峰修行者,她的天资是当世第一,神识强悍无敌,整个世界有谁能够承受她那般庞大的神识,只有散去修为,重回凡身,只保留微弱记忆,才有可能重新转识,可散去修为成为凡人,她便失去了依仗,无数年来,她的敌人太多,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办法,那便是将一身修为转移到另外一人身上,命那人守护自己转识…,而修为转移,便需要到另一座圣地。」

慧可眼瞳微缩,想到了故事的某个脉络,惊呼说道:「佛门,灵隐寺,涅槃…!!!」

话音落下,灵山上剩余的三位首座皆是站起身,难以置信的望向沈玉。

这是佛门数千年来最隐秘的事情之一,整个灵山,即使是他们也只听说过某个词汇。

只有灵隐寺的主持,躲避在灵山的三位祖师才知晓一些细节。

可现在,这件可以说是灵荒最大的隐秘之一就这样被沈玉说破,无数灵隐寺弟子心中都有同样念头。.Ь.

此人,莫不是佛门某位大能转世。

沈玉对周遭目光视若无睹,好似在说一件极为平常之事,在他看来,许多圣地所谓的隐秘根本便是自欺欺人。

不说苍穹山那位神殿之主。

便是千川之地,也对那些圣地的丑恶一清二楚。

之所以愿意让佛门这些虚伪之人知道,是因为慧可的确算是一个很不错的人。

很不错的人,这个评价在太玄,或者说沈玉的眼中已经是极高的评价。

因为整个灵荒,能够在山巅之中遇到一位不错的人,是了不起的事。

「涅槃。」沈玉负手而立,淡然说道:「与同时代的练气士一样,西域佛门的修行者并不比他们差,那时代的佛陀,菩萨境强者想出了一个比转识更加惊艳的方法。」

无数人的目光都望向沈玉,想要从这位道宗年轻一辈第一人的口中知道一些真相。

只有远处的杨柳,目光平静,一剑又一剑劈向大势至、药师和摩诃三人。

每一剑都使得附近的灵气消耗一空,然后外界无数灵气又疯狂涌入这处缺口。

整个灵山如同一个漩涡,不停的吸纳天地灵气。

许多人对于佛门三位祖师的现身而感到奇怪,或许如东王岛,青帝城这般同样传承了许久的圣地知道灵山秘境的些许之外。

其他人甚至第一次听说三人的名讳。

眼前这般惊天动地的战斗,已经超乎了常人的想象。

更让他们震撼的是沈玉说出的那些话。

慧可的神情渐渐变得平静了一些,毕竟是佛门这一代禅子,心性之定世间少有。

有些事他也已经想到了可能,但更多是却还是没有找寻出脉络。

比如说妙华祖师为何会在修行已经到达巅峰之后选择转识。

还有为何会成为佛门的未来佛。

以及最重要的,是谁成为了妙华祖师的涅槃之身。

慧可忍不住问道:「我佛门中人死后灵智不散,圆寂之后入天火,能够结出一段佛骨,或者半颗舍利,将其放入灵山秘境,在收集千佛国的万家香火后,有可能等到有缘人来重续香火,如果妙华祖师只是如此,并不能将修为转移,那她又是如何做到的?」

此刻,没有人在怀疑沈玉所说。

整个灵山,无论是地位崇高的三位首座,还是九座圣地来此的上三境使者,所有人似乎对沈玉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相信。

眼前这位负手而立,宛若仙人的清秀男子,好似一位从恒古便存在的强者。

这种感觉,并不让人觉得奇怪。

沈玉在经历两次岁月长河之后,身上有关太玄的许多记忆开始恢复。

甚至连某些气息也与那位纵贯天下的太玄别无二致。

若是此时再见罗候,沈玉知道那家伙一定会忍不住和自己再打一架。

沈玉微微摇头,将思绪收回,说道:「佛门修行,讲究有缘与无缘,所谓的转世,重生,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夺舍,佛陀将灵智甚至修为都保存在佛骨,或者舍利之中,后续者若是能够承受所谓的香火,那便失去了本身意志,从为了傀儡….而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世间传说中的顿悟,只不过是某位佛门大能夺舍了某位修行者而已,这种极其残忍的方式,也只有佛门有足够多的虔诚弟子愿意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