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春耕(2 / 2)

作品:《一个很暗很暗的暗卫

我在魔教的藏书阁住了几天,翻阅所有书籍,从一个满是灰尘的密封皮袋里,找到几本记录册。

皮袋其貌不扬,却是水火不浸的材料,还有驱虫鼠的作用。

里面装的册子,时间很久远了,纸页已经糟了,脆得很。

上面的墨迹有些模糊,我小心仔细地看了一遍,每一个字都认真辨认,读得非常慢。

册子上记录的内容,与魔教无关。

是关于一个‘上古’古国的信息。

这个名叫‘漠’的国家,在一片荒漠中建立城市,他们的出现,让荒漠变为绿洲。

原本鸟兽人烟绝迹的地方,变成了粮仓。

漠国日渐强大,人口爆涨,开始侵略别的国家和部落。

他们使用的武器诡异神秘,无人能敌。

如此强大的国家,最后竟灭亡在自己制造的武器上。

他们的武器实验出了差错,整座城市瞬间化为废墟,里面的人、牲畜包括周围的动植物全部‘蒸发’。

其它国家的人,不认为有什么人或物,能在这样的毁灭事件中幸存。

他们远远望到废墟,甚至不敢近前查看。

他们相信这是‘厄运’降临的表现,踏足废墟的人,会受到同样的‘诅咒’。

像是为了证明他所言非虚,在漠国消失后,这片土地重新变回荒漠。

曾经出现过的绿洲如同海市蜃楼。

但周围国家的人,吃过那里产的粮和水果,有人保存了粮食种子,在自己的土地耕种,这些东西不是幻觉,是真实存在的。

久而久之,人们只知道这片荒漠是‘不祥之地’。

册子记录着‘漠’国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

其中杂夹着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

看记录的内容和角度,应该不是漠国的国民写的,而是另一个国家的旁观者,在记录一位神奇的‘邻居’。

我小心看完,把册子装回皮袋里。

册子中的某些内容,看起来像游记。

寻着上面记录的一些建筑特征,我来到魔教的议事大厅。

几处地方都能对得上,我又去了血池禁地,这里现在对我不设防。

围着魔藤坑的建筑群,也能和游记中的内容对上。

来到血池我忽然想起来,有个人还在大牢里关着。

他被我废了武功,身体素质比普通人还差,那些他可以操纵的木偶我叫人烧了。

他在大牢里过了一冬,牢头我特意吩咐过,别苛待这位犯人,但也要看好了,千万别让他跑喽。

他疑似是西门无恨的兄弟,我打算等西门无恨回来,让他们俩单独对线,我不参与。

上次去雪域,我给白毛球找了个合理的身份,说它是我从雪狼群嘴下救回的雪原生物。

从此它可以明目张胆出来活动,跳到我头上当装饰品。

教内没人去过雪域,那里有没有这种奇怪的生物他们不知道。

不知道的事,便当它是‘有’。

反正白毛球摆在他们面前,它就是‘有’的证据。

春耕开始,按照早就制定好的计划,教众们各司其职,最初忙乱了几天,后面走上正轨,突发事件和意外越来越少。

作物出苗后,有几波人来搞破坏,被望楼上的人发现,及时呼叫巡逻队,赶过去把捣乱的人抓住。

前一波是附近乡村的闲散人员,他们见不得魔教种田,跟他们一样,怕今后没人去他们的村子收粮,所以来搞破坏。

后几波是江湖人士,他们不想魔教发展壮大,认为魔教种田,有养私兵的嫌疑。

若是魔教有粮、有兵,肯定会搅得天下大乱。

他们身为正义人士、正派大侠,必须要阻止魔教变强。

我问他们,要阻止魔教变强,直接把西门无恨和我杀了,岂不是更快些?

他们面面相觑,坦白道:“打不过。”

正面挑战打不过,便想到来农田里踩苗……

小苗是无辜的啊!

况且他们凭两只脚踩,五个人加起来,也没踩毁一亩地,就被巡逻队擒住了。

对于他们,我是不会纵容的,犯了事就得承担后果。

我叫人带他们上魔石山采几个月的矿,直到今年粮食收割完毕,他们才能离开。

整个春季,全教上下一片忙碌,我给底下人放权,不必事事来请示我。

宁静的日子只是暂时的,趁有时间我也要勤奋练功。

在魔教不用颠沛流离,我给云舟的吃穿用度全选最好的。

一年四季的衣裳,我托人从国都买的料子,回来请师傅给他量身定做。

他的玩具摆满了一间院子,我又从镇上请了厨子,在他的院里给他开小灶。

花他身上的钱全是我出,没走魔教的账。

正因为我舍得给他花钱,旁人愈发相信他曾经是我的主子。

我穿的吃的都比他次一等,好东西全给他了。

天气暖和后,我允许他出门玩,婉儿陪着他,到总部的街上逛吃玩。

有时他们会去镇上,镇子在新年过后,迎来了新的景象,比从前热闹许多。

街边的店铺全都开起来,教众会在休息的时候去购物。

听说给魔教打工待遇不错,一些附近乡村的村民也想来试试。

四羊村的村民只有老弱妇孺回去了,剩下找到工作的年轻人,仍然留在教内。

不加入魔教,只是来打工倒也没什么。

但明面上的条件是招人的部门开,暗中我却派人仔细调查这些人的来历。

魔教与外界的屏障消失,难保没人想趁机打入,来个多方面渗透。

通过查背景来历,刷掉了一批人。

剩下十几个实在查不出问题的,进入第三轮的面试。

第三轮面试当天我隔着纱帘,用异能观察面试者。

发现其中真有两个‘说谎者’。

从籍贯到家庭成员,再到工作经历,没一样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