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镖局旧事(2 / 2)

作品:《一个很暗很暗的暗卫

陶应想阻拦,连机会都没有。

对方武功远在他之上,可说是怪物级别的高手。

这样的高手,为什么非要万保镖局来替他送货?

明知这里边准藏着大麻烦,但陶应为保两个儿子的命,也不得不答应下来。

转日江湖上便传出陶应收下重金,替神秘人押送龙宫令的风声。

陶应原本不知道神秘人给他的黑匣子里装的是什么。

一般钱给到一定数,顾客可以不告诉镖局押送的货物是什么。

江湖传言一出,陶应就知道他确实惹上了大麻烦。

龙宫令据说是开启龙宫宝藏的钥匙,跟门禁卡类似。

可想而知,陶应在押送路上会遇到多少拦劫者。

但两个儿子还在神秘人手里,他只得硬着头皮豁命走这一趟。

只是他刚出去一天便返回镖局,神情颓唐,几乎万念俱灰。

他想过一路经历数不清的拦劫,却没想到刚出门就被劫了。

不过半日的功夫,他就把镖丢了。

这对一个经验丰富武功高强的老镖师来说,无疑是深重的打击。

他成了武林大笑话,万保镖局的名声跟着受损。

神秘人听他说东西被人抢走了,倒是没有为难他,放了陶五爷和八爷,也没收回黄金兽头,只说知道了,便飞身离开,从此再没出现过。

旁人觉得是陶应无能,出门就把镖物丢了。

只有海刹帮不信,一来雇主没有要求退钱,也没有责怪陶应,这实在不合常理。

二来海刹帮实在是四处都找遍了,那之后再没有龙宫令的消息,也没人带龙宫令出海寻宝。

“龙宫令曾是海刹帮守护之物,百年前被盗,他们一直在寻找。他们怀疑当年龙宫令根本没丢,是我父亲怕遭人拦劫,故意演戏、对外说被抢,实则私吞了宝物,准备留给后人掘海挖宝。”

武林盟在的时候,海刹帮不敢造次,而且他们的势力范围在沿海,手伸不了太长。

元城大劫,武林盟分崩离析,海刹帮的紧箍咒终于松开了,便开始兴风作浪,追究起万保镖局的责任来。

他们怀疑的理由很‘充分’,陶应刚出城半日,没人会傻到在这么近的地方劫他。

他走的是官道,人来人往的,一旦发生打斗,周围随时会有目击者。

然而龙宫令被抢时,往来无一人经过,没人看到他被抢的过程。

再者若是真被人抢走,肯定是为寻宝藏才抢的,总不会抢去留作纪念吧?

海刹帮在沿海的势力,可谓无孔不入。

龙宫令现世的消息传出后,他们立即在沿海所有码头都安排了人手。

专门盯着出海的船只,龙宫宝藏藏在深海,即便就一个人下去捞,也需要一群水手划船。

监视的工作持续了三年,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精力和金钱,仍是没能找到携带龙宫令出海的人。

他们换个思路一想,顿觉所有人都被陶应耍了。

也许根本就没有‘抢劫’事件,陶应特意走那条官道,又特意等没人经过时,装出货物被抢的样子。

否则他回去时,怎么一点伤没受呢?

争抢这么重要的货物,且是在货丢了,他儿子的小命也会丢的情况下,他居然没受一点伤。

海刹帮的人怎么想都觉得可疑。

只是最奇怪的,还是那雇主,东西丢了他完全不在意,仿佛无事发生一样。

于是江湖上传出另一个版本的‘真相’。

雇主托陶应押镖不过是幌子,弄这么大动静,只为吸引江湖人去抢夺假货。

真的龙宫令,已经暗中送出,走的是暗线。

陶应这条明线,是为掩护暗线设的。

所以他身上恐怕连假龙宫令都没有,盒子根本就是空的。

这样才能解释他为什么没受伤,因为他知道盒子是空的,有人抢便由他们抢去好了,何必费力争斗,弄得一身伤呢?

江湖人相信后者居多,因此没人找陶应麻烦。

只有海刹帮坚持认为东西还在陶家。

但怀疑终究是怀疑,无凭无据,万保镖局又开在元城,出事有武林盟主持公道。

他们一直得不着下手的机会,倒是派人夜间进镖局搜寻过,却是毫无收获。

在陶应去世后,海刹帮便将视线转移到陶五爷和八爷身上。

他们是陶应唯二的儿子,要出海寻宝,也是他俩去。

盯住他们俩,便能追踪到龙宫令。

陶八爷自从摔断双腿,盯着他的那波眼线就撤了。

他已是残废,平时走路都费劲,潜入深海寻宝无异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