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塑千禧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962 好坏消息(4k)(2 / 4)

作品:《重塑千禧年代

他叹了口气:“方总,你这话就让我这个股东心里一凉,我也想冰芯早点上市……”

方卓温和的笑道:“老熊,你是能理解我们冰芯的。”

熊潇鸽也只能理解,虽然收购了IDG这个品牌,但他主要还是在国内混。

这个事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参考,像王风益那种人都知道往冰芯的申城三厂投钱,这是除金钱回报外的隐性回报。

同理,他也有对这两次会议表现的看法,隐性回报也是回报。

“不管在庐州还是这边,我就是这样一个态度,要么按估值来交钱,要么就等着。”方卓抿了一口茶,“如果不是觉得没有礼貌,冰芯通知他们的电话里就这么说了。”

这就是不可调和,也不需要调和的底线。

方卓这次没进行太多的考量,这个想上市就掏钱的底线传递过去,再等一等,或许那边也会有人给压力的,总归是没那么急。

熊潇鸽听了方总这话,只觉现在也没有礼貌到哪去。

方卓又询问道:“老熊,你有什么意见?”

“高盛和DCM比较顽固。”熊潇鸽说着自己这几天的观察,认真的说道,“我认为德银或许是个突破点,毕竟是有与冰芯的合资。”

“德银的切尔斯这些天多听少说,心存顾忌,虽然也始终表示态度,但看起来是能绥靖的。”

他又提了个建议:“既然是要从德银掏钱,不妨给画个饼,这次它掏出的钱,都承诺之后用于德国工厂的产能扩张,至于后面扩不扩,那得结合各种因素来判断了。”

熊潇鸽是觉得总要给个台阶下,而如能解决掉一家,后续进度或许就能加快了。

“我就知道喊你老熊是有用的,毕竟正反面都有很丰富的经验。”方卓夸了一句,又斟酌道,“就是可能对我的信用度造成些影响,我和德国那边不是要打两三年的交道。”

熊潇鸽不这么认为:“时移势迁,一时有一时的情况,更何况,按照你们的正常规划,冰芯德国厂的产能或者技术就一直不提升了吗?不会这样的吧?”

他又补了一句:“据我所知,德国的英飞凌对先进制程的研发不是那么热衷。”

“嗯,类型不一样,英飞凌也算是接连抛售之后才缓了缓气。”方卓随口说道,“先进制程的投入越来越大,有那么几家大厂已经在转型轻晶圆厂了。”

所谓“轻晶圆厂”,就是现在富士通、松下等公司开始把部分制造外包给其它晶圆厂代工,自己又留下部分制造环节,以此来缓解资金和投入压力,而它们外包的部分一般是无法带来优势的成熟制程。

不过,这种妥协下的模式有个明显的问题,一旦产能紧张,外包的环节很可能被拖延交付周期,拖个一年半载,黄花菜都凉了。

像索尼,方卓回申之后又见斯金格,还谈到了类似的话题,索尼的资金窟窿不小,也有计划搞外包,这是与冰芯的又一合作空间。

熊潇鸽探讨道:“既然这样,冰芯在德国可以做技术转移,谁对先进技术能嫌多?”

方卓听了这话却没有立即回答,喝了两口茶,笑道:“冰芯也可以对外技术转移了,真不错。”

熊潇鸽明白这大概是冰芯掌门人的某种感慨,仍旧就事论事道:“外面的先进技术肯定多,但那些技术未必愿意去德国,冰芯既然有正在运作的生产线,你说话就有含金量。”

“嗯。”方卓点点头,考虑了下德国厂的竞争现状,说道,“我让冰芯和德国那边沟通,反正是用他们的钱办他们的事。”

熊潇鸽半是无奈的笑道:“方总,你这次真没做太多的安排?”

方卓摇了摇头:“没有,急的又不是我,想等就等着吧。”

熊潇鸽很想再度重申自己的立场,方总,我也是冰芯的机构股东,我也想早点跟着一起去敲钟,着急的也有我一份。

但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今时确实不同往日,方总不用搞那么多布置了,不过,这两者是一样的可恶。

熊潇鸽喝了两杯茶,继续聊了聊他这几天的观察。

机构三人组虽然有所提防,可彼此之间的对话还是能正常的。

方卓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等到脑海里的逻辑过的差不多,他示意秘书刘宗宏把电话打给冰芯那边,先让庐州和德国进行一些未来产能和技术的交流。

“方总,听说易科要搞年终晚会?”熊潇鸽准备告辞之际聊了聊轻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