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操蛋的草台班子世界(2 / 2)

作品:《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梁国虽然不能变强,但只要让其他的国家更乱,就相当于梁国变强,这就叫做国力相对论。

洛显之正在思索要怎么把燕国彻底撕裂的时候,突然有家臣匆匆跑进来,大声道:“家主,大事不好,陛下和太子出事了。”

皇帝,太子,出事?

这三个词一碰到一起,洛显之顿时就大感不妙,连忙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家臣连忙说道:“听说是太子诅咒皇帝陛下,用那些巫蛊之类的手段,然后皇帝陛下去挖的时候,真的挖了出来。”

巫蛊?

洛显之整个人都懵了,他还以为会是那种政治上的不和,没想到却是这种厌胜之术。

他立刻就知道,这真的是非常大的一件事,而且很可能不等割裂燕国,梁国先自己裂开了,自己必须立刻赶回建业城去。

……

建业城中,百姓还没有感觉到,但是那些贵族以及官员已经通过大量的小道消息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萧衍和萧统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还是比较融洽的,萧统的太子地位相当的稳固,萧衍从来没有换过太子的想法,他对自己的这个儿子也还算满意,虽然对外的时候,他一直说自己没有优秀的儿子,但萧统虽然不擅长打仗,但文治还不错。

洛显之对此非常清楚,所以他从来没有去关注过有关于储位的事情,萧衍没有想过废长立幼,那就没什么问题。

但谁都没想到随着时间的变化,问题出现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萧衍老了,能够看淡生死的人,很少,就连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也很担心自己会死,萧衍还不算是特别雄才大略的帝王,只能说是比较擅长打仗,能用人而已。

他当然怕死,尤其是他崇信佛教,随着年龄的增强,这些年就愈发的相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事情。

萧衍有些宠妃去世,他让太子给宠妃找土地安葬,因为是萧衍派下来的事情,所以萧统很认真的去选择土地,后来经过一系列的交易,萧统得到了一块土地,但是有方士说这块土地对萧衍的大业不好,于是萧衍就换了一块土地。

但萧统认为花费那么多的金钱,去买一块差的土地,是有人在其中中饱私囊,蒙骗皇帝,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听从萧衍的想法,萧衍知道萧统不高兴,他也有些不高兴,认为萧统这是不孝顺他。

事情本来到了这里就应该结束了。

但没有。

又有方士和萧统说,这块土地对他不利,必须要使用一些手段才能够阵封住这种不利,萧统于是听从方士的建议,用一些物件去镇压,殊不知这是一个陷阱。

只能说萧衍和萧统真不愧是父子,在相信神鬼这方面几乎是一致的,萧统还算是情有可原,毕竟这世上大多数人,就算是不相信神神鬼鬼,但对于风水之说,以及气运之说,还是宁可信其有的。

但萧衍,他竟然相信这种东西是太子所为,这就很离谱。

……

其中的细节洛显之当然不清楚,但他仅仅听罢大致的经过,他就知道这一定是有人在陷害太子。

这种手法简直是太过于粗糙了。

他匆匆进了宫,然后见到了怒气冲冲的萧衍,萧衍见到洛显之出现后,没等说话,洛显之已经先说道:“臣还请陛下先息怒。”

萧衍愤怒道:“朕怎么息怒,朕未来会把皇位都给他,但是他却诅咒朕,这难道是应该的吗?”

“当然不应该。”

洛显之摇头道:“所以太子并没有诅咒您。”

萧衍愤然道:“灵秀,证据确凿,那些诡异的东西,就是那逆子亲手埋下去的,这是他自己都承认的,朕根本就不想再见到他。

朕将你唤回来,就是因为其他人朕都不信任,这件事背后一定有其他人,你帮朕好好查一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果真的是什么逆贼的集团的话,一定要把他们全部连根拔起。”

萧衍所留下的最后的理智就是,没有直接把太子杀掉,而是等待他所信任的洛显之回来去查这件事,这让洛显之略微的松了一口气,至少还没有到达一个不可挽回的地步。

如果杀掉一个太子,那对国家所造成的动荡是难以想象的,太子一死,那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毋庸置疑!

当然是选择一个新的太子出来。

这个太子选谁,从哪里选,什么标准选,一下子就出现大问题了,而且萧衍剩下的儿子里面,本来也没有那种特别杰出的人才。

到了那个时候,梁国还想着往北边打?

还想着趁着燕国内乱的时候趁火打劫?

那个时候梁国能够保得住自己就算是不错了。

洛显之绝对不能允许这种能毁灭自己和父亲两代人努力的事情出现,所以他匆匆赶回来,听到萧衍所说,洛显之立刻说道:“陛下,您是太子的父亲,难道还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吗?

太子在梁国的士人中有良好的声誉,他虽然不擅长武事但是文采出众,仁义善良,对于陛下一向是非常孝顺的,而且父子之间一向是比较和睦的,怎么可能太子突然就诅咒您呢?

臣曾经读历史,在历史上不仅仅一次发生过这种离间皇族父子的事情,就是为了那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大多数的君主都会中计。

就是因为那些君主太过于担心自己的权力失去,但是陛下您不必担心啊,臣读千年的历史,还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掌握兵权的君主被废黜的道理。

至于那厌胜之术?

难道您真的相信吗?

臣是出身于洛氏的,臣可以非常自信的告诉您,这世上或许有神灵,但神就是神,人就是人,身为君主,只有堂堂正正,就没有任何的厌胜之术能够伤的了您。

臣相信,这一定是有人在陷害太子,这一定是有人故意想要离间陛下和太子。”

洛显之这么一大段的劝谏,让萧衍有些踌躇,他对于洛显之的信任还是相当高的,“难道真的如同灵秀你所说的?但是那逆子为什么不说话呢?

他会不会真的有所不轨呢?”

洛显之知道萧衍已经有些动摇,从萧衍的本心来看他是万万不希望这件事情发生的,洛显之又说道:“陛下,您现在如果真的要将这个罪责怪罪到太子的头上,那梁国的社稷国本肯定是要动摇的。

到了那个时候,从臣的父亲开始,到现在这么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您还怎么去完成梁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呢?

如果所谓的厌胜之术就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那可实在是太过于儿戏了。

每一位君主,都不是那区区厌胜而能够改变的,臣会去和太子谈一谈。

臣猜测是那些方士背后有人故意策划,陛下还请息怒吧。”

萧衍平静下来感慨道:“灵秀,这件事情就交给伱了,唉,如果不将你唤回来,朕可能就要铸下大错了。”

洛显之匆匆离开皇帝的宫殿,又往东宫而去,这里守卫极其的森严,全部都是全副武装的甲士,一看就是萧衍派人将萧统禁锢在这里。

对于这件事,萧衍能克制住没杀萧统,其实已经颇为不易,很多冷血的君王,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仅仅因为谗言就可以杀死自己的儿子。

洛显之进入皇宫之后,就见到脸色苍白的太子,太子萧统本来就是个文人,经历了这件事,只觉羞愤至极,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和父皇之间的信任竟然会这么脆弱。

“太子殿下。”

见到洛显之走进,萧统还礼后惨然说道:“郡公,是父皇让您来杀孤的吗?”

洛显之摇摇头道:“殿下是陛下的亲子,陛下怎么会杀死您呢?”

亲子?

萧统惨然嗤笑,“因为奸人的谗言,孤就被禁锢在这里,生死不由人,这就是亲情吗?”

洛显之却认真的说道:“殿下难道不曾听闻过,天家无亲情吗?陛下却能够注意,这已经颇为不易,殿下要转变这种心态,见到陛下对您的关爱。

陛下让臣来,是为了调查这件事,臣相信殿下完全不知情,也没有想要害陛下,经过臣的劝说,现在陛下同样认为殿下是无辜的。

但这件事里面,一定有人是不无辜的,和陛下所言语的人,臣已经带走,那些指点殿下的人呢?

臣要带走这些人,然后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指使,只能说其心可诛。”

听着洛显之的话,萧统大概知道了洛显之要做什么,他没有直接说出那个人的名字,而是问道:“郡公,为什么您这么信任我,我记得你和我并没有什么交情,不值得这么维护我,甚至还在父皇的面前维护,那时候的父皇肯定很生气。”

洛显之轻声说道:“臣总还是有几分识人之明的,太子殿下不是那种人。

而且。

就算臣看错了,但太子乃是国本,尤其是太子您,更是大梁不能或缺的人,您必须是无辜的,无论事实如何。”

这话如果洪钟大鼓般在萧统的耳边响彻,他感觉自己再次认识了眼前这位大梁第一重臣,这种臣子所带给他的震撼是难以言明的。

无论事实如何,有的事只有一个结果!

这和萧统所学的东西是相悖的,但这些东西听起来却是如此的正确,尤其是在萧统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

他就愈发的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些观点,或许是不那么正确的,他的内心发生了一些变化,他深深地为这件事感觉到羞耻。

“郡公,这件事就拜托您了,您果真是我大梁的定海神针,就像是先郡公一样,怪不得父皇会信任您。”

萧统深深的躬身,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礼节去拜洛显之。

洛显之站着。

————

肉食者鄙,不能远谋,诚然天地至理也,事君如事子,思人如思愚,为相若此,大业方成。——《治政随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