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炼铁(4 / 5)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首先是工艺上的问题.其实这是张溪本以为最不可能出问题的地方。

自从前汉盐铁官营以来,官府在各地营造了不少的官营冶铁区,有些地方的规模已经很庞大了。

数量巨大的冶铁区,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铁质用具,更重要的,是让冶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抛开一些细节上的改进不说,中国古代的冶铁技艺,从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完善,再往后的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不管是百炼钢,还是炒钢法,又或者是灌钢法,其实在东汉末年的时代,就已经有了。

綦毋怀文的灌钢法,也只是结合了前人的经验,对工艺进行了改良,提高了效率,并且第一次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跟蔡伦改进纸张一样,綦毋怀文也只是改良了灌钢法而已。

所以张溪本以为,在冶铁技术这方面,张溪是没有任何可以发挥自己穿越者优势的地方除非你搞出高炉炼钢来。

高炉炼钢这玩意儿,张溪就认识“高炉炼钢”这四个字,连高炉长啥样都不知道。

但现实,却并不是如此。

在这方面,张溪是用一种后世人的眼光在看待问题,根本没有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

是的,这年月有百炼钢了,但打造一把百炼钢的兵器,那真的是费时又费力。

这年头,连水力冲压机都没有,所谓的百炼,是真的让铁匠反复敲打,纯靠人力,生生的砸上几百下。

传说,曹操为了打造五把百炼钢刀,花了足足三年的时间才打造完成.用百炼钢来打造军械,真的就太奢侈了。

炒钢法也有,但这个时代,这种技艺还真的不是普通打铁匠能掌握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匠人的不传之秘,传男不传女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