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应灾准备(3 / 5)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这种大灾大疫的东西,从古至今都不会在情况没有明确前搞什么动员,否则灾疫还没出现呢,人心先乱了,更加不利于防控。

所以,张溪让掾史们打着的,只是督促地方春耕的旗号,在各地驻扎下来,一直要驻扎到四五月份,看看是不是真的会有蝗灾。

如果没有,当然是最好,但如果出现蝗灾.那张溪就真的要头疼了。

某些穿越前辈们面对蝗灾,一点都不紧张,一边养鸡,养鸭,养鹅,等到蝗灾一起,这哪里是蝗灾啊,简直就是一个刷声望的好机会。

张溪也想学,但很抱歉,这里是三国乱世。

有一说一,鸡鸭治蝗,是经过实践可行的治蝗手段,确实可以有效抑制蝗灾。

但就一点——几千只鸡鸭鹅可不够用,没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鸡鸭,别想压制住所谓的蝗灾。

数量太少的话,等你的鸡鸭吃完了蝗虫,蝗虫也把庄稼都啃完了。

在中国古代任何时期,一下子能拿出几万乃至几十万鸭子的人家,皇帝看到后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不是为你鼓掌,感谢你平定了蝗灾,而是应该琢磨一下,你家是不是该被谋反,然后株连九族了。

太特么有钱了。

更别说现在是乱世,人都吃不饱的,上哪儿去养鸡鸭?!

哪怕是荆州的四大世家加起来,恐怕也养不起几十万只鸡鸭啊。

所以这年头治蝗,只能靠人力。

一说到这个人力吧,特么又是一件麻烦的事儿。

就说那年啊,汉武帝为了中央集权,精心挑选了一个董仲舒,试图用儒家理论,为自己的中央集权背书。

董仲舒那个坑货,非常了解汉武帝的想法,因此提出了“三纲五常”,用来帮助汉武帝中央集权背书,本人也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借助大汉的平台,让儒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显学。

但大概董仲舒也觉得这么做有点太过于拍马屁了,生怕汉武帝好大喜功的坑人,所以又提出了所谓的天人感应的理论,认为世间的灾祸都是上天给予的警示,又或者是帝王做错了事情,因此上天给予了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