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经济作物(4 / 5)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很显然,诸葛亮这是看上油菜花了。

废话,这年头的油料作物就这么多,哪怕是张溪在新野搞的豆油,诸葛亮也在成都搞过,但受限于粮食不够用,大豆的种植面积不广,一直没有办法扩大生产规模。

即使如此,诸葛亮还是下了死规定,每县的每百亩地中必须要有一部分用来种植大豆,不管是用来榨油还是用来喂牲口,大豆都有用。

现在看到了油菜花,又见识到了油菜花比大豆更高的出油量,这要是不想着推广一下,那实在是对不起诸葛亮的智商了。

油菜花这个东西吧,倒是不怎么挑地儿,张溪记得,这玩意儿从南到北都有生长,山岗上,洼沟里,都能种。

但这玩意儿的种植时间很长,通常是在秋收后种下,来年的五六月收获,而且对肥料的要求挺高的。

而且这个东西不太适合跟其他作物一起套种,从成熟时间和周期来说,倒是适合跟水稻一起种植,但跟粟米的种植周期有冲突,因此最好是另外选择种植地比较合适。

诸葛亮一听山岗上和低洼沟都能种,这就足够了。

这意味着这个油菜花它不占用良田啊。

但张溪所说的对肥料要求比较高,这个诸葛亮还得再考虑考虑。

毕竟现在的粟米和稻谷对肥料的要求也不算低,如果油菜花也占肥的话,那就代表了不能常年种植,否则会损坏土地肥力的。

这是一个利弊都有的东西,但考虑到它的出油量,诸葛亮直接问张溪要了一大批的种子,打算回去好好尝试一下,说不定在成都也能种出一大批这种东西来。

没办法,油这个东西,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有用了。

不管是人吃,还是用来做军事物资。

一说起这个军事物资呢,张溪又给了诸葛亮一个惊喜。

南中有桐油,不能吃,有毒,但可以用来烧.但南中的桐树是野蛮生长的,根本不存在管理,如果诸葛亮手头有不错的管理型人才的话,那张溪倒是可以尝试着在南中种植桐树,生产出来的桐油专门作为军事物资,而菜籽油和豆油这些东西,还是留着给人吃比较好。

诸葛亮一听这话,立刻开始从夹带里找人,很快就找到了两个人选。

一个叫龚禄,巴西人,离的南中不远,也算比较熟悉南中的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