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君臣一心(2 / 3)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诸葛亮也没办法,只能是领命启程,前往成都。

而诸葛亮前脚刚走,后脚刘备又下了一道诏令,招礼部尚书秦宓赶赴长安,主持祭典大礼。

刘备要挑选吉时,前往先汉皇帝陵寝,祭拜祖先。

这也是一件大事,同样是政治意义非常重大的事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宣高着大汉再次兴盛的标志。

顺带的,刘备也是用这个事儿作为借口,暂时驻扎长安不归。

毕竟,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嘛.祭祀从来就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从准备到真正祭祀,往往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尤其是这么重要的政治事件,不管刘备怎么大搞特搞,都是属于正常现象,一直滞留长安不归,也是一个正当理由。

但这事儿对秦宓来说,却有些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种祭祀,必然是要名留青史的,而且如果大汉真的二次中兴的话,那么第一个举办这种祭祀的人,必然会被史册所铭记。

而主持这样祭祀,制定所有祭祀礼仪的人,必然会被天下公认为大儒这是秦宓梦寐以求的事情。

前些年,随着许靖的去世,蜀中乃至整个刘备集团,在文化方面就被魏吴两地儒者所轻视堂堂一方势力,连个知名儒者都没有,还敢说什么“礼仪之邦”么?!

别提司马徽啊,司马徽就是一个招牌,一个吉祥物,而且他也没有正式出仕刘备集团,而且就司马徽那个年纪,什么时候咽气都有可能。

当然,最重要的是,魏吴两国的儒者这么说,丢的不仅仅是季汉的脸,蜀中儒者的脸也一样丢尽了。

但如果刘备真的找自己主持这样的祭祀典礼,并且自己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如此礼仪盛事都能操办了,谁还敢说大汉无大儒?!

到了那个时候,不管天下人内心怎么想,至少在嘴上,也得把自己归类于天下大儒里.这是秦宓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有喜,自然也有忧。

如今蜀中世家内部暗流涌动,想要联合起来劝谏天子回京,这事儿秦家虽然没有参与,但到底也是听说了的。

毕竟,天子回京的话,对身为蜀中世家一员的秦宓,也是有很大的好处,再加上他的官位之高,不可能没人通知到他。

甚至,秦宓也希望天子能早日归来.要迁都也可以,但至少不能是现在啊。

可如今天子一封诏书,却把自己调去长安主持祭祀大典,很难说这里面有没有天子要断绝蜀中世家们上奏通道的因素在里面。

万一天子举办完祭祀大典后,直接就宣布迁都.那秦宓这个礼部尚书,到底是同意,还是反对呢?!

秦宓为此很纠结,而蜀中世家们,则是更加的纠结。

如果只是单纯的天子要祭祖,把秦宓调去长安,那蜀中世家也没啥好说的,毕竟这属于秦宓这个礼部尚书的本职工作。

但偏偏这个调离的时间点太让人难受了。

诸葛亮刚刚从长安出发,还没走到汉中呢,秦宓就被调去长安.这中间的二十多天时间里,天知道天子是怎么想的?!

难不成真的必须通过东州派来上达天听?!

真要这么做的话,就李严那个人的德行,他能便宜你了?!

为此,蜀中世家们,再次在李氏的牵头下,聚在了一起,商议一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