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挑明(3 / 4)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关中的防御战略,因为武关和潼关不在手,因此诸葛亮建议,还是以重点防御为主。

右扶风地区,可以安排戍卒和郡兵看守住武关道附近的几个重要城市和关隘,修建一些军事邬堡,据敌于武关道外。

左冯翊地区就没有这个条件了。

张溪和诸葛亮商议下来,觉得对潼关方向的魏军,除了加强监视,划出缓冲区,坚守军事要道外,真就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而张溪也曾经提议过,利用外地世家前来左冯翊置地拓展产业的机会,允许这些世家大族们招募家丁护院,就地自守,以此来拖延魏军的渗透.这个主意,被诸葛亮否决了。

这主意倒不是说多差,因为即使你不同意,那帮世家大族们也会私下这么干,在这种边境州,你根本无法阻止他们这么做。

可诸葛亮还是不想在官面上开这个先河,生怕给了这群外地世家在雍州本地坐大的机会,甚至于,以此为先例,其他地方的世家也会要求有相同的待遇。

比如说荆州。

雍州是前线,难道荆州就不是前线了么?!

官面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开先例,有些事情明明是因地制宜的政策,但在某些怀有私心的人眼里,就会变成需要普及的政策。

诸葛亮不想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宁可稳妥一点。

至于长安的防守,这个诸葛亮倒是不担心。

只要左冯翊和右扶风没被魏贼攻破,长安就不会受到任何威胁,而即使长安受到了攻击威胁,以长安的城防,只要张溪不是脑残到把所有兵力都祸祸干净了,坚守上几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两人讨论完关中三辅的守备策略后,张溪本来以为没事儿了,准备送客。

可诸葛亮,却在临走前,跟张溪说了一些话。

“元长可知,先帝为何要在临崩前,封元长为博陆侯?!”

这话,诸葛亮是一副闲聊的语气,跟张溪提起的。

张溪其实也纳闷,一直没想通这里面的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