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东吴有变(3 / 4)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也正好,费祎直接就在长安见到了诸葛亮,然后当面汇报了这次他出使东吴的所见所闻。

“东吴恐有变!”

这是费祎一脸凝重的给出的判断。

诸葛亮和张溪一听这话,脸色也跟着凝重了起来。

费祎这些年主持情报工作,性格跟早年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沉稳了不少,也谨慎了不少。

费祎这个人吧,其实早年的性格是有些大大咧咧的,说好听点,那叫为人豪爽,重诺轻财,说难听点,那就是过于天真,待人没有防备。

要不然在历史上,也不至于对一个降将这么信任,最后被人刺杀了。

自打张溪主政南郡的时候,跟诸葛亮商量,把费祎调到荆州,主持情报工作后,费祎在接触了那么多尔虞我诈的情报信息后,人变的谨慎了不少。

尤其是主持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导致费祎见过太多的逢场作戏,当面笑哈哈,背后捅刀子的事情,也亲眼看到过很多因为一时不慎而导致事迹败露,细作身死的实例。

这让费祎对情报工作的保密性,有了直观的了解,也改变了一些费祎的为人处世原则。

伤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再一个,常年主持情报工作后,费祎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对情报工作的分析和研判,往往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情报后再得出结论,而即使得出了结论,也不能完全信以为真。

这也是费祎很少对情报做出自己判断的原因.情报线上,尔虞我诈的情况太多了。

但是一旦有些事情被费祎认可为“很有可能发生”,那这事儿,基本八九不离十的,就是真的会发生。

费祎不会对情报工作做出明确判断,是基于他主持情报工作的严谨性,万事要留个“万一”.可诸葛亮和张溪,可不会把费祎所说的“很有可能发生”,当成是一种主观推测。

因此,诸葛亮和张溪一听费祎判断“东吴恐有变”的话之后,立刻相信了费祎的话,诸葛亮甚至直接问起了,东吴有哪些地方不对劲的。

然后费祎就一点点的,娓娓道来。

“祎此番前往江东拜谒吴主,吴主待祎与往日倒无相异,官员来往接待也一如既往,只是以祎在江东所见,结合襄阳给到情报,祎以为,吴国恐有异变。”

“此非祎之妄测,祎至江东之时,已是临近年尾,往常此时,东吴甚少朝会,吴主孙权亦甚少接见重臣,然近月间,孙权先后召见过张昭,周瑜,孙盛,顾雍,步骘,朱然,程咨.甚至祎听到传闻,远在下邳驻扎的陆逊,徐盛二人,也曾被孙权以述职为名,调回建业面见过一次。其中文武皆有,实在不符合以往惯例。”

“其二,据当地细作密报,数月间,东吴兵马调动频繁,对外宣称调防,吴中兵马确实调至建业,但建业兵马却并未调至吴中,去向如何,细作尚未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