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诸葛入长安(2 / 2)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虽然这么一来,确实可以掩人耳目,把文聘的江夏军团调入襄阳听用,再加上东三郡的寇封军团,襄阳北上进攻宛城的兵力,也已经足够了。

但问题是诸葛亮真的不能完全相信,东吴在占据了江夏郡后,真的会乖乖的呆在那里不动,更别说还会在东线汝南发动进攻了。

这个问题别说诸葛亮不信,就是邓芝也觉得不可信,因此邓芝不得不暂停跟东吴的谈判,先回到荆州,把这个条件快马告知诸葛亮,请诸葛亮决断。

邓芝是真的不敢在这种大事上自己做主.虽然他是持节出使,其实是有临机决断的权利的,但这个事儿实在是太大了。

诸葛亮今天要跟张溪商议的,就是这件事。

而张溪的回答嘛,倒是不出诸葛亮的预料。

“孙仲谋反复无常,何以信之?!”

这就是张溪的回答,非常的不屑。

就东吴那帮混蛋的操性,他们真要得了江夏,荆州军团不北上还好,要是真的北上了,信不信他们分分钟复刻一个白衣渡江给你看!!!

反正张溪对东吴是真的没啥好感。

但诸葛亮还是稍微有些犹豫,琢磨了一下,说道,“据邓伯苗所言,此番东吴出面接洽此事之人,乃周公瑾此人素来名声极好,重情重诺,元长当也有了解.”

诸葛亮到底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受限于这个时代人的主流思想价值观名声有时候,可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

尤其是像周瑜这样的天下名将,必然是珍惜羽毛之人。

前两次东吴背盟,一次是吕蒙领兵,一次是孙权,孙盛领兵,周瑜从来没有参与其内在诸葛亮看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证明,这种背盟之事,周瑜这样的天下名将,是不会参与其中的。

这次既然周瑜主动出面接洽这个事情,未必没有东吴方面用周瑜的名声作保,这次他们会遵守盟约的意思。

毕竟这次是暗地里达成协议,无法明面结盟.而即使明面结盟,诸葛亮也不是那么放心,毕竟孙权的信誉,真的不剩下多少了。

比起孙权,诸葛亮更愿意相信周瑜这样的天下名将。

你别说,张溪一听说这事儿是周瑜主动参与的,也多少有些安心.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十几年了,不可能不受到这个时代的思想价值观影响。

再加上自家媳妇儿对她的公瑾哥哥一向崇拜,反而对她那个亲二哥一直都不怎么看的顺眼导致了张溪对周瑜的感官,也偏向于正面。

但,张溪这人,出了名的谨慎.说难听点,他就是容易想的多。

虽然在内心,张溪还是认可周瑜的性格和人品的,但很多事情,张溪都会多想那么一点.万一周公瑾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呢?!

再说了,仔细回忆一下史书记载,周公瑾确实儒雅超群,雅量高致,但这货,也不是那种循规蹈矩,把自己名声看的很重的人。

这货在孙策刚死的时候,敢冒着“叛逆”的名声,带兵奔丧.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如果不是周瑜首先跟孙策指定的继任者孙权确定主从之礼,那周瑜这个带兵奔丧的性质,可就不是分张昭权利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这货,为了东吴的基业,未必真的会在乎自己的名声。

因此,张溪出于谨慎起见,还是劝说了一下诸葛亮。

“周公瑾虽儒雅超群,雅量高致,却绝非不知变通之辈.他与我等,到底分属不同,若其只以东吴为念,却也未必可信!!!”

张溪如此说道。

而张溪这么一说,一向谨慎的诸葛亮,顿时也开始含糊了。

有时候吧,真的,不得不说一句——人以群分。

张溪和诸葛亮这俩人,年纪差了快十岁,却能谈得来,真不是没有原因的。

诸葛亮一听张溪这么说,也立刻开始在脑海里盘算,一旦周瑜也选择了背盟,那么让他领兵进入江夏郡.后果有点麻烦啊。

毕竟,这是周公瑾!

在赤壁击败曹操,保住江东基业,在淮南击破曹休,奠定东吴版图的周瑜,周公瑾。

可不是什么吕蒙,孙盛等辈可以比拟的。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