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凉州骑兵(2 / 2)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但是呢,赵云在肯定了张溪对重装骑兵的构想的同时,也对张溪提出的三马相连的阵法提出了质疑。

骑兵作战,高速奔跑的情况下,把马再连起来这要是有一个骑兵的速度跟不上,或者作战的时候稍微怯懦了一点,岂不是要连累其他两个骑兵。

全军要是都这么做了,那只要有小部分人出现临战怯懦的情况,那么整个骑兵的进攻阵型就会彻底崩溃掉骑兵不是步兵,高速行进中是不可以出现阵型崩溃的现象的,那还不如各自为战呢。

所以,赵云否决了张溪提议的三马并联的提议,认为这根本是不懂骑兵作战的人异想天开的想法而已。

张溪也没有强求,一方面是他确实不懂骑兵,另一方面张溪在雍州,赵云在凉州,两者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靠通信,这年月的通信还无法太奢侈,一个月能通信一次就不错了。

总不能因为这点事情争论起来,影响了骑兵队伍的组建吧。

因此,张溪只是提了一个建议,具体如何执行,怎么去组建这支重装骑兵部队,都还是赵云说了算的。

然后赵云就犯难了。

要组建这样的重装骑兵,首先要解决的,是战马的问题。

人马俱甲,对战马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普通的战马就算是能勉强支撑起人马俱甲的重量,也无法再做到快速奔跑。

而提不起速度来的骑兵,根本没有任何实战意义。

因此,赵云首先要头疼的,就是对战马的优选。

但这并不容易。

凉州虽然是产马地,但凉州也从来不是以重装骑兵出名的地方,凉州的骑兵,大多是都是人披轻甲,甚至不披甲的游骑兵。

凉州战马耐力,爆发力都不错,但负重能力也就那样了要是这年月的重装骑兵也许还能承受,可如果连马也要披上重甲,那就不是一般的凉州战马能承受的了的。

赵云试过,用凉州战马来组建人马俱甲的重装骑兵,冲击距离不能超过十里地,否则就会大量损伤马匹。

冲击距离只有十里的话,就彻底失去了骑兵作战的意义了。

这肯定是不行的。

为此,赵云不得不再次写信给张溪,询问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而张溪的回信,倒是给出了办法,但赵云无法接受。

时间上来不及。

张溪的解决办法,一个,是把负重能力和爆发力都出色的战马优选出来,经过数代的培养,争取选育出一批能兼顾两者优点的优质战马出来。

但这事儿,真不需要张溪给出主意,打从前汉孝武皇帝夺取河套地区开始,这个事儿就在干了,孝武皇帝甚至为了获取大宛驹改良本土战马品种,不惜劳师远征。

可即使如此,最后经过三百来年的改良,也不过是形成了如今的凉州,并州,幽州三个产马地。

赵云可没有三百年的时间去等,也无法确定改良后的马匹是否能在耐力,负重,爆发力上达到自己的要求。

实在等不起。

而张溪的第二个办法,依然还是效法孝武皇帝,往西边派出使者,寻找更合适的战马品种。

张溪在给赵云的回信后中,模棱两可的提到,说是极西之地有一种战马,能驮着铁罐头一样的骑兵作战,派人通过丝绸之路往西找找,说不定能找到这种战马。

当然,如今的大汉肯定是没有孝武皇帝时期气吞天下的实力的,丝绸之路也不好走,但总是一种希望嘛。

可这个办法,哪怕张溪是通过书信传达的意见,赵云从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不靠谱来。

先不说这种大海捞针的方法行不行得通,就说这个丝绸之路,如今也不在大汉的控制之下。

孝武皇帝时期,丝绸之路初开,又有大汉的国力作为后盾,谁也不敢对大汉扎刺儿。

但如今,丝绸之路时断时续,大汉军队已经有好几十年没有重返西域了,西域那边对大汉是什么态度,谁也不敢保证,而西域商人也很少有人再愿意来到大汉,毕竟现在的大汉是在战乱时期。

想要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到张溪听闻的那种战马,只能全凭运气。

这两个办法,一个等不起时间,一个只能看运气,都不是赵云追求的。

赵云是真的愁,张溪的建议完全无法解决他当前的问题,而如果战马的问题解决不了,组建人马俱甲的重装骑兵,根本无从谈起。

甚至,赵云都想着,要不减轻一下战马披甲的重量,从原本的铁甲全都换成皮甲,这样说不定就能行了。

本来赵云已经打算妥协,就这么做了,但老天终归是眷顾大汉的。

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一个西域商人,想要进入大汉凉州做生意,托人找关系,给大汉的凉州刺史送来一些“礼物”,其中就有一匹产自“西域”的优质战马。

本来吧,面对这种“不知好歹”的胡人商贾,凉州刺史徐邈,是见都不会见一面,更别说收礼了。

但偏巧,这天赵云正好在凉州刺史府跟徐邈商议军务,然后很不巧的,赵云还就一眼看到了那匹战马徐邈当场脸都红透了。

特么谁那么不懂事的,当着赵云的面给自己送礼天地良心的,就算要行贿,也没有你这么干的。

就在徐邈担心赵云误会,打算解释的时候.徐邈发现,赵云直勾勾的看着那匹战马,两眼开始慢慢放光。

嘛.徐邈顿时不担心自己的前途问题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