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潼关之战(三)(1 / 2)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王朗难受,情有可原。

凉州军的战斗力如何不去说他,就这个兵力人数,在凉州军兵临城下的第一天,就足够让王朗如临大敌了。

城外足足两万人,自己只有五千人,粮草还严重不足.王朗觉得,华阴县能守住十天,那都是他王朗超水平发挥了。

而苏则难受.也还是因为凉州军。

苏则是真的倒霉催的啊,摊上这么一群从凉州来的混蛋玩意儿。

当然,凉州军到底还是正规军,苏则再倒霉催,也没有陈祗倒霉,凉州军在战斗力方面,可比那帮世家运粮队拼凑出来的玩意儿要高的多。

但问题是,这帮凉州军的军纪,可真不比那帮世家运粮队的玩意儿好上多少。

苏则这一路上,为什么没有在指定时间抵达临晋,就是为了约束这帮凉州士卒,让他们不至于沿途生事,这才慢了半天左右的路程。

苏则是个有坚持,有原则的人,既然答应了出仕刘备集团,那苏则可没想过就这么混日子。

当初苏则被曹丕看重,派到凉州来当护羌校尉,除了他的能力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苏则有原则,有责任心。

凉州这破地方啊,已经乱乱糟糟近百年了,而护羌校尉这个职责,不仅要跟羌人打交道,也要跟凉州本地土著世家打交道没有责任心的人放到凉州,分分钟会被这些凉州土鳖给同化掉的。

因此,苏则才会被曹丕看重,并且任命为护羌校尉,去凉州走马上任。

可苏则也没想到,自己才走马上任不到半年,蜀贼就兵出祁山,一战断陇,彻底隔绝了凉州和关中的联系。

而苏则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坚守凉州的过程中,还被蜀贼给俘虏了。

然后吧.嗯,就是现在这样,苏则成为了凉州刺史部的将军,带领着凉州步卒,入关“讨贼”了。

虽然说世事难料吧,但苏则的原则性和责任心还是没有放下,既然带着这帮凉州兵,那就必须要控制好他们。

不管是他们的日常行军,还是后勤补给,苏则都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而最重要的是,是必须要约束好他们的军纪。

有些行为,凉州兵在凉州干,那是正常的,因为大家都习惯了,都是这么干的。

但是在关中,那就是会败坏军纪的行为。

这不仅会导致凉州兵风评变差,同时也会影响到大汉朝廷的声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赵云给凉州步兵团的命令,是让苏则分出五千人来,牵制住华阴县的魏军,防止他们对后勤补给粮队发动攻击既可。

这不是啥好活,弄好了没啥功劳,弄不好会影响到大军的粮草供应的。

但就这么一个活,凉州军的几个裨将,都快打起来了。

没办法,一路上尽赶路了,天知道之后还有没有功劳可以拿.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看着有点像功劳的任务,谁也不肯放过。

而苏则呢,也知道这群混蛋们到底在想什么。

这帮玩意儿,就没把所谓的“牵制”命令放在心上,苏则敢打赌,自己前脚离开,留下来担任“牵制”任务的凉州裨将,下一刻就敢下令攻城。

反正只要把城池攻下来了,也就不存在什么牵制不牵制的问题了当然,退一步说,主动进攻,也是一种牵制的手段嘛。

可问题是,这种对上级军令软对抗的做法,成了自然没人说什么,不成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这种做法,在凉州倒还不要紧,反正有赵云或者庞德护着,徐邈也不好追究什么。

可如今是入关作战,万一惹恼了雍州刺史张溪,或者是跟进一步,直接惹恼了大汉丞相诸葛亮听闻那位可是出了名的执法严明,从不徇私的。

所以啊,留下谁来牵制华阴的魏军不重要,关键是得让留下来的人听从军令,别没事儿再玩在凉州那一套。

苏则心累啊,从三个裨将中选择了一个面相看上去比较忠厚的人,让他率领五千人留守牵制,自己则率领剩余的一万五千人东行,争取早日跟赵云,张溪的主力汇合。

临行之时,苏则再三告诫这位留守的裨将,只需要牵制住魏军,保护住自家粮道既可,莫要主动攻城。

而留下来的那位,一脸憨厚的笑着,点头应承了下来。

苏则这才稍微放心了一点。

可还没等苏则领兵离开十里地的距离,这位留守的裨将却一反常态,直接下令全军整备,砍树打造钩梯,准备攻城。

至于命令啥命令?!咱家是凉州氐人出身,汉语听不利索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