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战后处置(3 / 5)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比如这次北伐过程中立下大功的王平,以及类似柳隐这样先有过,后有功的将士们的奖罚问题。

王平不用说,能攻下宛城,王平起码有一半的功劳,肯定是要奖赏的。

因此,诸葛亮的建议是,提升王平为左将军,同时上报天子,请天子封王平为亭侯至于是什么侯,那是天子决定的事儿了。

这方面,大家都没有异议。

接下来就是麻烦的柳隐,或者说,跟柳隐一类的将领,该怎么处置。

这类先有过,后有功的武将,在这次的关中之战中非常的多,对他们的赏罚,直接关系到雍州军心民心。

按诸葛亮的意思,功是功,过是过,需要分开来看,所以对于柳隐,诸葛亮的意思是功过相抵,降职留用。

降职,是对他战败丢失大半个右扶风郡的惩罚,留用,是看在他最终守住了槐里,保证了长安侧翼,也为北军反攻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可如果按照诸葛亮的这个思路去评判战功的话,有太多的雍州郡兵将校,会在接下来的战功分配中,处在不利局面中。

合着雍州郡兵挨最毒的打,打最难的仗,杀最多的敌,最后得到一个降级罚俸的结果?!

这个张溪是肯定不能同意的,他必须为了雍州将士们据理力争,而同样立场的陈祗,费祎,甚至是黄权,都站在了张溪这一边。

至于襄阳和汉中两方面的代表,这时候都保持了沉默。

一方面呢,他们不想掺和进这场麻烦的纷争里,另一方面,他们虽然觉得诸葛亮的处置确实公正,但多少有点不近人情了。

如果现在帮诸葛亮说话,将来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的话,岂不是同样尴尬?!

所以,还是沉默以对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