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八十一章:举义(3 / 3)

作品:《犁汉

实际上,人牛辅是地地道道的汉人,之所以披发是因为凉州风气所染。凉州总共汉人不过五十万人,而生活在这里的羌人何止百万,所以凉州汉人无可避免的沾染胡风,这也是他们不为中原士家所容的一个原因。

王芬下意识避让恶汉,不想见城头鲜血淋漓。

但谁知道牛辅军中的那堆甲兵中有个小将,叫张绣,其人颇有急智,在看到那边华盖下的文吏在后退,于是放声大喊:

「叛贼王芬被阵斩。」

声音若洪钟,震得城上襄国兵皆引颈北顾,果然就见到那面代表赵国相的华盖正匆匆下了城头。

于是,士心大哗,再无战心,襄国的外城就这样丢了。

城外的董卓也没成想,自家这个女婿竟然真的就攻下了襄国的外城。他本想点燃一座烽火,但转念一想,我老董,为何要对卢植俯首听命?这北地人也不是好人。

于是,董卓带着大军入城,将襄国的内城团团围住。

此时,内城上的王芬绝望的对城下的董卓高喊:

「董将军,你远道而来想来也是累了。我这里有赵国特产,特送给董将军一尝。」

然后就见内城上,近百名美貌宫姬被缒下城,显然这就是赵国的特产。

董卓本还要呵斥王芬,但一看到这百人美姬眼睛就直了。不仅是董卓,他麾下众将有一个算一个都呆若木鸡,不是碍于董卓的威严,早上来抢了。

他们本就是渔色之人,又久在军中旷得很,虽然也有贴心扈士送上民女,但那些如何和这些美姬相提并论?

确实,这批美姬并不简单,他们是赵怀王的宠妾。

赵王一脉是当年光武皇帝的叔父刘良一系,他虽然名是叔父,但实际上亲自抚养光武兄弟两人成长,几若其父。所以赵王一系分封的时候尽得赵国膏腴之地。

而这些美姬就是襄国赵王宫中的,王芬走投无路,试图想用这些美姬换一条生路。

所以城头上,他见凉州众将的反应,欣喜若狂,喊道:

「我这里有份奏折,你为我送给北中郎将那里,他会明白我的。」

董卓听了,沉吟了下,问道边上一个文士:

「送不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行。」

于是,董卓肃然回应城头:

「王芬,你已不是汉家大吏,在你竖起叛旗的那刻,你就是贼。我作为汉家大将,杀你都来不及,又怎会给你送信。不如你袒膊出城投降,没准你这信还能送到北中郎将手上。」

董卓的不近人情让王芬失了理智,他破口大骂:

「好个羌蛮狗庸,毫无信义。」

自觉死期将至的王芬再也不顾体面,他指着京都的方向狂骂:

「国家昏庸无道,荒Yin后宫。小人堵路,忠良无门。如你这种猪狗也能指骂我这样的名士,如我生在光武,必能留名青史,造碑云台,又如何会受辱于羌蛮之手。」

还没完,他又点着下面的凉州诸将:

「你们这些腥膻在身的人,也想沾染下面的美姬?我实话告诉你们,这些都是赵王宫人,你们现在沾染她们,犯了天大的忌讳,后面也是个死。我先到下面,看你们怎么死。」

说完,王芬看向边上一个仆隶,叹了口气,然后从城头一跃而下。

但因为姿势不对,王芬一时还没死成。

城下本就被骂得上头的凉州亲将就要提刀剁死王芬,谁知道董卓淡淡道:

「急啥,他不是要看着咱们怎么死吗?阿多?」

叫阿多的是董卓另一个部曲将,郭汜。

听到董卓叫他,他立马出列听令。

「一会你先让嚎,等他血流干了就将他眼珠给我挖出来放在盒子里,后面就带在身边。还有这王芬看着肉也蛮多,多上好的油膏,晚上你就给插个灯芯到他肚脐上,再将他妻女拿来,咱们就围着他这「人灯」好好乐乐。他不是说咱们羌蛮嘛,让他见识见识羌蛮都是怎么做的。」

郭汜听到这话,狰狞一笑:

「主公你就放心吧,保证让这灯亮堂着。」

随后凉州籍将领哄堂大笑,在董卓同意下,上去抱着一个美姬就抱在了马上,这都是晚上的快乐源泉。

那边襄国内城上,随着王芬一跳,整个军心也没了,到处乱做一团想要逃命。入城的董卓兵,立马去索王芬家眷,包括妻女妾婢都被收监到窝棚,但王芬有个小儿没抓着,谁也不知道他怎么逃了。

但董卓不以为意,直接拥着十名美姬来到一片空地。

他的扈兵们用帷幕就四面一围,简陋弄了个野幕,然后董卓就在这幕中白日宣泄。那曼妙和狂野的身形在帷幕中结合,靡靡之音。

主帅如此,下必效焉,整个襄国陷入一片哀嚎。

与此同时,远在列人的卢植哪里知道董卓已经攻下了襄国。他左右都等不到襄国的烽火,担心襄国这边的汉军兵力是不是不够。于是他就给魏郡的邺城发去羽檄,令魏郡调兵三千北上支援董卓,务必守住汉军的粮道重地。

也正是因为这三千邺城兵北上,点燃了后面一系列变故,之后的河北战场更加扑朔迷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