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二章:易阳(1 / 5)

作品:《犁汉

巨大的噪音彻夜响遍在漳水边。

那是数百名铁匠在河边昼夜不停的敲打。

这种噪音扰乱人心,但没有人真的为之烦躁,因为他们都知道在这弥漫的雾气中淬炼的,是无数的甲械、箭头。

在这样的乱世,铁就是力量,就是安稳。

不仅仅是噪音,当铁匠们用大锤敲着块铁,将之打造为护胸甲的时候,整个大地都在震动,常使得附近在漳水边捕鱼的渔夫们颇为苦恼,因为鱼都被震动吓跑了。

就这样,飘着煤灰的烟尘、震动着大地的晃动、填满世间的噪音,这种种不便,却彰显着这个时代无上的力量,也预示着泰山军这台战争机器开始发动了。

早在泰山军停驻在邺城,这座巨大的工坊就已经被建立在漳水北岸。得益于在泰山军在泰山地区的技术储备,和转战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匠人的吸纳。

泰山军的工坊很快就在甲械、箭失、铁制农具上爆发了产能。得益于分工和应用水利能源以及煤炭的使用,现在工坊的效率几乎是汉军的十倍。

这还是现在工坊还处在产能爬坡阶段,估计再等半年左右,随着分工的熟练和匠人的补充,泰山军工坊的这个效率还能再提高一倍。

那时候,汉军将要面对的是何等的铁甲之师。

从这里也看出张冲的布局眼光。要发展冶炼行业,最离不开三种东西,一个就是铁、一个就是煤,还有一个就是水。

而恰恰邺城这三个东西都有。邺城和北方的邯郸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日后,都是有名的煤铁之都。

再加上漳水连绵,这邺城真为王业之基。

所以得益于这样的先天条件,泰山军在冬日和春天足足四个月的时间中,打造了不计其数的战备物资。

这里面最众多的就是箭失。由铁匠打造箭失头,由木匠制作箭杆,最后由妇人组装,然后统一储备在城内的武库中。

在一场战争中,消耗量最大的就是箭失。

虽然理论上箭失是可回收的,但谁也不会在战斗中去将射出去的箭失再捡回来。如此,要保证连绵不断的箭雨,就必须携带足够量的箭失。

泰山军的弓箭手比例是非常高的。

一方面是张冲非常重视弓箭的远程打击能力,在这个时代,谁能将敌人大量杀伤在百步之外,谁就已经赢了一半。

所以无论是张冲亲自演武还是之前的武备生的毕业宴,都将弓箭之术当成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