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坚不可摧?未必!我有一计。(3 / 4)

作品:《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当即凑过去轻声道:“奉孝兄,你不要这样的看着我,我的脸会变成红苹果。”

郭嘉:“……”

他沉默片刻,而后咂了咂嘴,沉声道:“伯文都已经数战得胜,千里取庐江了,就不要来坐这边了吧?”

你堂堂君侯,作战勇猛,据说都敢带千军突袭,斩首刘勋了。

跑来谋士这里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你去那边啊!!!

跑来这里卷什么?!你明明就是个统帅!!

“奉孝兄长也厉害啊,一计而下,几乎与庐江一同建功,如今南下之态势,无奉孝兄长献策,恐不至于如此快速形成合围。”

“伯文谬赞了,”郭嘉苦涩的摇了摇头,装傻呢这是在。

就非要坐在谋士这里,看样子徐伯文接下来不打算亲自上了。

“诸位,”曹操朗声而言,压下了所有的声音,让在侧文武都尽皆移目相望。

曹操轻声笑着,左右看了几眼,嘴角藏不住欣喜。

“形势喜人呐,”曹操当即脸上含笑,背着手站起身来缓慢踱步而动,“以往,在我帐下哪里能有如此多的才俊文武。”

“初起事时,我也从未想过能有今日之雄壮,帐下左右,文有奉孝、伯文之智、仲德之谋,又赖公达之法,取军略而得下淮南诸地,武有子孝、子和、文则,还有典韦、许褚二将,多为勇猛之辈,善用兵马之将。”

“又幸得元让、妙才守濮阳旧土,不令兵马贼寇来犯,又得于夫罗驻于冀州之地,为我耳目。”

“朝堂内有文若、钟大夫。”

“外政有志才。”

曹操感慨道:“人才济济,宛若百鸟争鸣,如何不令我欣喜。”

此言,让在场之人都彼此面色含笑,心中欢喜,商议之前能有曹操这一番话,许多人便已觉得这半年来苦苦征战并没有白费。

为臣子者,即便不为名利,也为这一声赞许,为的是真心宽慰。

如此心里若是暖了,比赏赐百金更有作用,譬如郭嘉等人,此时已经坐直了身体,准备再认真听取,随时可献计成事。

堂上之人,无不是如此,为了曹氏得昌盛,所实现的也是自己心中的抱负。

曹操走到了主位上,跪坐而下,双手置于案牍,腰背挺直,宛若虎踞龙盘,目光威严,沉声道:“如今,我等文武已齐聚寿春。”

“兵强马壮,粮草足备,面对这一座坚实的寿春城,便不可让袁术拖至冬日。”

“一旦入了冬天,冰天雪地之下,便更难攻下,到时粮草殆尽不可后退,徒耗钱粮却无功绩,等来年开春便会转为颓势。”

“奉孝,你有何见请畅所欲言,今日伯文在此,务必要告知清楚。”

“好,”郭嘉立起身来,对周围人拱手参拜,朗声道:“袁术正是知其理!故而不再出兵,高筑城墙于寿春,铸成坚城!”

“我听闻!”他忽然声音激动了几分,“远在幽州,似乎也起了一座易京高楼,筑城而防,以抵抗袁绍大军!”

“在南侧,便是这九江寿春,同样也是另一座易京!!只是袁绍在北,我们在难!彼此皆是攻克难关,围城而战!”

“我敢断言,死守者无一人能存,束之高楼不可久持,无非是引颈待死!”

“无论是易京还是寿春,都决计守不住,也不可壮大,那如此说来,公孙瓒与袁术,便是同样在绝望中等死!”

“而我们,必须要在袁绍之前拿下寿春,否则后方必有其乱,袁氏一族应当不会互相坐视不理。”

“袁绍虽痛骂袁术为贼,可却也不想看我们坐大,毕竟天子在手,若是又得淮南一地,日后必然有极大威胁,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