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别磕头!我赚点寿命不容易!(4 / 5)

作品:《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唉呀……”

许攸此时愣了一下,还真把胡须尖端扯了几根下来。

脑海中回荡着孔明之言,甚至还在呢喃沉吟这句话,最后仰天长叹,闭目恍然,“我总算是明白了,为何上天总是眷顾君侯。”

“妙人呐。”

“当年,输得不冤,现在袁熙袁尚,也输得不冤枉,”许攸转头看向诸葛亮,道:“以现在袁氏两兄弟之心胸,才干,能赢那才是天理难容,我也去帮君侯了!”

许攸、杨修、诸葛亮等带人来帮忙,又搬了不少桌案过来,让需要写家书的战俘降卒都多排了十几列。

于是书写的速度快了不少,徐臻所造的冀州纸很快就清空,还是典韦亲自去天工院在中山的存仓又搬了不少来。

当然,此事也慢慢的传开了去,在中山的甄氏府邸之内。

现为家主的甄姜听闻此事,不由得放下手中的书简,叹了口气,和前来说明的叔叔甄珰笑着说道:“当初这位君侯忽然造访,要买我家中古卷,我还不知为何。”

“那时还有防备之心,战战兢兢不敢决议,现在看来,早该坦然些赠予他便是,叔叔,你去藏书之地,将家中所藏的书籍古卷都汇收成车,去赠予君侯。”

“晚上准备好酒水,给君侯送去,启家中酒窖里的珍藏,送去给营中将士,另外从仓中调一囤粮食,送至军营内。”

“我甄氏承蒙君侯不弃,任用兄长为别驾文学掾,任尧弟为功曹,任叔叔为常山国相,并且让张辽将军驻军中山以护民,父亲当年也为二千石,甄氏又岂能毫无表示?”

“这就对了,这些年,你也辛苦,看来这位君侯是真的名不虚传。”

甄珰当即欣慰点头,“此前,我也担心他因为我等与袁氏的姻亲关系,所以刁难,可现在看,并未如此。”

“至于君侯要书籍古卷做什么,倒是无人知晓,连他身边别驾都不知道,只知道伯文在冀州境内收藏古卷极多。”

“应当是为了增长见识,我听说了,这位君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每日都会观书而学,从不懈怠。”

“时至今日,这等勤勉笃学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八年之久。”

甄姜点了点头,白嫩面容上露出些许赞许之色,眼神飘忽了一下,当即起身,“那就如此吧,等君侯安置了各处,我再让小妹来一见,将此事说开,日后也无需再躲躲藏藏了。”

当初徐臻攻幽州兵马时,曾让数十万百姓找到机会暴乱而回,挣脱了袁氏兵马的看管,逃回了冀州。

其中就有甄氏小女甄宓,实际上甄宓嫁给袁熙还不到数年,未曾有过多少安宁日子,袁熙就调去了幽州做州牧,后来她就只能留在邺城侍奉其母。

百姓一暴动,闹得许多军中将士的家眷全部失散,无奈之下只能就近回到邺城来回归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