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当年未曾认命,今日也不妥协!(4 / 4)

作品:《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刘备三兄弟在外等候,如今高览在此,有些话不好说出来,张飞的脸色已经极其难看了,最终还是忍不住靠近关羽低声嘀咕了一句。

“俺家兄长,堂堂汉皇后裔,当今大汉皇叔,何等尊贵,怎能在此等待,若是不要我等寻谋士过去,只管回军营操练兵士便是。”

“要不,走吧?”

关羽轻抚胡须,稍作思考,摇头道:“不可,三弟稍安勿躁,听大哥的。”

刘备苦笑,“再等等便是,那马谡并非庸才,昨夜只是一夜之间,刘琦公子便可如此思虑清楚,处事果决,自然非是庸才。”

“或许,他真能立此大功,反倒公祐与宪和,难当此任。”

“等等看吧……”刘备几乎是叹着气说出这句话,双眸已经平视前方,仿佛看向悠远之处。

“若是真能促成孙刘联盟,日后抗曹便可有机会了。”

荆州这么大的地界,击败曹操一次,就可以得到不少地盘,这些可都是立足之根本呀……

同时,刘备也十分明白,即便是孙刘联盟了,双方军力之差也极大。

曹操可以输十几次,也不见得会被逼上绝路,但是所谓的孙刘联盟只能输一次。

就是接下来的那一战,一旦输了,整个江东的心也会土崩瓦解。

……

当天夜里。

鲁肃与马谡相谈一夜,算是定了下来,在即将天亮的时候露出了笑意。

出来时拉着刘琦到一旁轻声说道:“此人口才不错,应当可胜任,但公子能否将要求再放宽些,先促成此事,其余等真正与曹军抗衡,再做决定。”

鲁肃暗思,这位年轻儒生虽说有辩斗之能,但却不算惊艳,只能说是对答如流,甚至不如自己,不足以到敬佩的地步。

而且许多话,都未曾立足于根本,说明他没有深思过可能,或者是经历太少,未曾实地理政,这些等他做几年小吏,就全都能学会。

可惜家族五兄弟的名望都算不错,恐怕家中长辈也不会让他去做个小吏。

这样一来,也许说话不够分量,未曾有功绩也只能先行编一些,将刘琦在江夏的安置之策,说成是马谡的。

这些在一夜商讨之下,刘琦也同意了,并且连夜将他定为军师,辅佐太守,内政之位则是治中功曹,权势不低。

马谡就这样,先行得要任在身,却不用理政准备跟随鲁肃去江东。

“可以。”

刘琦深思熟虑之后,答应了鲁肃的要求。

这让在江东地位也还不算高的鲁肃,大大的松了口气。

马谡虽不佳,但却在众多优渥之才中,拔得一位善辩者,也算不错了。

“既如此,我立刻返回江东,还请幼常随我一同前去。”

“好,”马谡从内屋走出来,逐步负手而立,脸色含笑,自有气度散发,在他看来,乃是自己的一番阔论高谈,折服了这位江东使臣。

“如此,就全权委托先生了。”

“尽力促成,以此抗曹,皆为大业也,”鲁肃面生伟岸之感,道:“乱世之中,当立功业为主,曹军携军势而下,我等立天险之前,南北岂能不战而溃?”

“当斗一次,方知成王败寇,乱世多年,不因饥穷而认命,岂为军威妥协?”

鲁肃嘴角含笑,儒雅的拱手而下,回头与马谡结伴而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