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我大势在手!何需伯文!?(4 / 4)

作品:《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徐臻眉头一挑,目露不悦之色,“你说话小心一些。”

“是,防备不测。”

“日后一取雍凉,便可随时转为凉州,一旦丞相进魏公,凭借车骑之功绩,便也可进公。”

“静待时机,坐守北疆、西凉,如此一来……稳固也。”

贾诩方略早已经写好,加上右北平之外,还有辽东与白狼等地,那地方,可是攻克柳城之后,打退了乌桓得到。

公孙康所在的辽东,对高句丽又有威慑,西凉、川蜀一取,可不就是高枕无忧么?!

这和做皇帝有什么区别?

当然,此话自然不可说出来,哪怕是在心里想,也不能说。

如此功绩,随着车骑水涨船高,贾氏日后也可以无比显赫,想想都能笑醒。

“啧,”徐臻咋舌了一声,当即道:“先种地三年,联合辽东,不打雍凉,只用兵马震慑,文和先生。”

徐臻的语气忽然一沉。

“在。”

贾诩则是快速凑近,收起了脸上所有的笑容。

“等富足起来,再考虑下一步,眼下之事,要壮大,更要富足,幽州所有氏族,我定要收纳,然后,再来和我说接下来的方略!”

“好,好!”

贾诩稍稍定下心神来,“的确,不该操之过急。”

涿郡理政,逐步进入冬季。

今年秋收在幽州不算大收成,所以有些百姓家中的确没粮食,但是徐臻十一月到了幽州之后,发粮发炭,又让很多百姓足以度过冬日。

民望自然一来就压过了当年曹昂在的时候。

因为曹昂在时,没有雪中送炭,都是稳步收成。

而徐臻一来就选了好时候,上任就发粮助民,无形之中给人一种落差,自然得惦念许多。

这些,都并非是徐臻运气好,早早在行军时候,这些路线以及能想到收益,早已划定。

一路而来,处处都是收益,不得不令人赞叹。

在凛冬到达之前,公孙康听闻徐臻回了幽州来任州牧,立即送了军粮,宝物,还有不少舶来品到幽州,准备在涿郡来过年关。

同时,也想问徐臻要乐浪、玄菟两郡。

要一个名义。

这些本身也都是他的领地,辽东属国那一片临海地盘也是他的,若是可达成,日后幽州都归属于徐臻所有。

所以他此次,可是带着十足的诚意而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