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八十四章 入秋(4 / 5)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

“借陛下吉言。”张阳笑着也陪着这个皇帝走着,“对了,还有一件事希望陛下应允。”

李世民稍稍点头,“你说。”

“现在蒸汽机已经告成,以我们现在骊山的生产力需求,光有这一台是不够的,而且因为制造所需,需要的大小与样式也是不同的,这不过是我们骊山的一小步而已不足为奇。”

李世民点头道:“如此说来,朕也觉得这也没什么好讶异的,只要给宫里制造方略与秘方,一样可以造出来。”

张阳笑道:“骊山怎么能和陛下相比,见笑了,往后骊山要建设一个大书院,用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我打算修建在蓝田县。”

“开设书院,于民有利,于社稷有益朕不会拒绝,应允你们骊山开建书院。”

嘴上这么说,李世民还是回头多去看了一眼那个蒸汽机,之后打算去看看上官仪。

皇帝对蒸汽机不感兴趣,他更希望朝中能够网罗更多的人才,上官仪确实是个不错的人。

张阳在村子里走了走,村民们正在整理麦子,有些稃片与颗粒贴合在一起嫩麦子,要挑拣出来。

村民们会将这些麦子煮一煮用来吃,也是不错的。

稃片虽然下咽的时候困难,但这种食物又有纤维又有身体所需的能量,偶尔吃点很是不错。

如果麦子收成太差,人们也会吃这种没有长好的麦子。

其实这种麦子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燕麦。

在河套以北或者河北,突厥等地因为水土与气候的关系,常年温度并不高,也会长出这种麦子。

张阳收拾了一些带走,在村妇们讶异的目光下带着去了骊山。

直到师母解释了,这些村妇这才没有计较。

主要还是这个骊山的县侯这两年很少出现在村民面前,以至于现在这个一脸胡渣穿着又简单的人,一时间认不出是这里的县侯。

师母与邻居一共五家人,经过士彟分配安排之后可以给一些比较简单的活,比如说挑拣麦子。

随着这两年老师的身体每况愈下,师母这两年也老得很快,现在白发已经比黑发要多了。

时光留不住人,就算是骊山调养得再好,也挡不住老师病症的恶化。

张阳带着一包袱麦子回到了山上。

孩子听完了课,面对皇姐刚刚布置下来的作业都很沮丧,听了一下午的课他们都没什么精神。

应该说这一个月来孩子们都没有精神,之前李玥临近生产,松懈了孩子们的课程。

现在正是追学习进度的时候,学习任务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