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九十五章 辽东送来的家书(4 / 5)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

“老师,这是好事呀。”

“不见得。”张公瑾放下书信,“老夫一直希望大安心怀赤子心,他可以平平稳稳地度过这一生,他自小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老夫想他活得简单一些。”

“老师是希望大安不要太聪明?”

张公瑾稍稍点头,又道:“他现在是礼部侍郎?”

“嗯,朝中安排的。”

见老师又不说话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现在的心情是好是坏。

张公瑾低声道:“当初老夫不让你执掌兵权,是为了让你不涉杀生之祸,老夫不曾太教导大安,就算如此也无法掩盖他的天分,只能尽可能让他存有赤子之心。”

“但他的天分对他来说不见得是好事,朝堂哪有这么简单,这世上的事哪有黑白分明。”

老师的话语依旧很悲观,但话虽悲观,确实是没错的。

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黑白分明,从古至今哪有这么多的公平与正义。

“老夫担心他一入朝堂,要经历要面对的太过残酷,如今长孙无忌手握权柄,家中门客上千,还有吏部侍郎高季辅,吏部尚书杨师道,更有侯君集,秦琼,李绩,这些武将,哪一个是不是活成了人精。”

张公瑾低声道:“你小子手中虽说青年翘楚众多,有薛仁贵,裴行俭,包括大安和许敬宗,又或是你的好友程处默,苏定方,李道彦可他们终究是朝堂中的人,有的会是文臣,有的会在军中掌握要职,这些人终究不是你的,他们是朝堂的。”

“老师是说我该有自己的势力?”

张公瑾的神情严肃了几分,抚须道:“不,你碰都不要碰。”

张阳双手作揖躬身行礼,“那学生知晓了。”

听老师又是一声长长叹息。

离开老师的家的时候,张阳走向骊山的医馆,这里有一处宅院,本是温彦博老先生的养病之处。

现在这里空荡荡的,张阳吹亮了手中的火折子,将温挺送来的书信点燃,低声道:“老先生,我烧给您朝中的奏报未免显得我虚情假意,现在我烧给您温挺的亲笔书信,他现在正在归途上,一路上也是披麻戴孝。”

看着写着书信的布绢燃烧起来,张阳抬头看着夜空又道:“老先生这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上演,当年陆游说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也有苏轼说过。”张阳的话语顿了顿,看燃烧的家书低语道:“他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您老可能不认识陆游和苏轼,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用他们的诗文来看当下,还是那么地合适,好像历史就是一台戏,您老牵挂了辽东大半辈子,您的儿子帮您完成了,你泉下有知该看见的吧。”

“就算是您看不见,现在这书也烧给您了。”

话罢,一阵夜风吹来,在布绢就要烧完的一刹那,被风吹起,飘向了夜空中。

张阳这才站起身,转身的一刹那总觉得有人在看着自己,无奈一笑开口道:“您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