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一十六章 礼部的理想(4 / 5)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

今日天气前后也多云,当云朵遮住了阳光,这承天门就显得阴恻恻。

朝中庆贺新年,对骊山来说今日的气氛很沉重。

张阳站在一间宅院外,等着屋内的消息,王珪老先生又病倒了,孙神医正在给他老人家施针,甚至不让人去探望。

不多时,孙思邈这才走出来,低声道:“县侯,告知王老先生的家眷吧,可以准备后事了。”

闻言,张阳闭眼抚顺自己的呼吸,“还有多少时日?”

孙思邈叹道:“多则两月,短则半月。”

看他神色不好看,孙思邈又道:“县侯,这骊山的水土就算是再好,也不能包治百病,县侯总是想要扭转很多事,有些事县侯成功了,有些事并不是人力能够转变的。”

“孙神医教诲,在下铭记在心。”

“老朽知道你心有不甘,可王珪老先生已是六十九高龄,可叹没有过了七十。”

孙思邈又劝道:“温彦博也是,王珪也是,人总有老去病死的一天,老朽能让王珪安然地离开人世,也只能这样了,这些天他的起居老朽会照料的。”

“有劳孙神医了。”

“无妨无妨,你要看开,莫要太过执着了,王珪说了他听说范阳卢家的灭亡也就死而无憾了。”

张阳让李泰安排人将消息送出去。

第二天,王珪的家眷就来了,来人有老先生的两个儿子。

老先生见到亲人只能低声言语两句。

孙思邈说得很对,骊山的环境就算是再好,也无法扭转生老病死。

许国公高士廉拄着拐杖前来探望,这位老国公与王珪年纪相当,现在只能看着当年的同龄人先一步离去。

探望的人越来越多,王珪老先生撑了一个月终于离开了人世。

张阳远远看着送行的队伍,穿着一身素白的衣衫送别。

王珪的故交旧友很多,送行的人也不少,长安城能来的权贵都来了。

当年他老人家与温老先生一起劝谏陛下。

是少有的刚直之臣,贞观朝堂风气刚正,也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带头。

李泰低声道:“姐夫,至少他老人家看到了世家的垮台。”

张阳叹道:“老人家走一个少一个。”

“姐夫,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话语还没说完,李泰发现人已经走远,“天竺的捷报又到了,不看看吗?”

“不看了,回去练字。”张阳背对着继续走着。

贞观十三年,王玄策带吐蕃兵马在天竺连克十余城,战象上百头,杀了天竺的戎日王。

一国国主不能轻易杀,不知道王玄策是出于什么原因杀了戎日王,朝中因为这件事弹劾他的奏章不少。

可将在外,就算是有弹劾也要等人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