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五十五章 河间郡王的征服(4 / 5)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

长孙无忌低声道:“骊山不过两百人,既生产还要兼顾修路哪里来的人手?”

李世民喝着茶水没有讲话,饭后的茶水是陛下的生活习惯。

房玄龄摇头,颔首道:“赵国公多虑,放眼关中谁都会缺人手,就连朝中也缺少人手,唯独骊山永远不会缺,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人。”

究其原因无非人力资源,骊山统筹调度的人力资源太庞大了。

“据说调度人手的都是当年骊山书舍教出来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十五六岁,不想着入仕反倒继续留在骊山做事。”

自古以来修建道路向来颇费人力的,尤其是庞大的工事需要的徭役劳力更多。

李世民想到宫里修建太液池用了三千人,他张阳要修如此长的两条路,至少也需要上万人手。

如此庞大的工事,既要面对非议,还要付出这么多的本钱,很想看到他犯难的模样。

李世民站起身道:“骊山想要睥睨天下,手握关中人力自然要做一番大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可知当年郑国修渠有多难,杨广修运河又遭多少非议,他张阳修路还要顶着多少的骂名?”

很多时候,李世民总觉得张阳喜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某些看似无关紧要,往往被忽视的所在,总能发挥一些作用。

就像是骊山的技术院,起先那里教出来的学子谁会在意,现在呢?

众人为求一个名额可以大打出手。

到底还是张阳太过正气了,换作别人掌握这个技术院,多半会高价将名额卖出去。

骊山还是讲究公平的,凡是与骊山有合作的乡县都有固定的名额,每年都可以挑选十数人入学。

长孙无忌小声道:“听闻陛下将河西走廊两百年的赋税都输给了骊山?”

“咳咳咳……”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道:“朕与他一时玩闹。”

“玩闹也不可输了赋税。”

再看房玄龄与长孙无忌都板着脸,李世民叹道:“朕用银钱去赎回来就是,可每每想着要给骊山银钱,朕心里很不服气。”

房玄龄劝道:“陛下,往后莫要这般儿戏了。”

“玄龄,朕会注意的。”

李世民说完不停往嘴里灌着茶水。

再怎么说也是两百年的赋税,河西走廊的互市依旧繁忙,来往商客众多。

如今来看河套新开辟的互市也无法与河西走廊相比。

到现在还是有很多突厥人宁可去河西走廊交易,也不愿意在河套买羊。

房玄龄也因此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突厥的羊在河套卖的话价格能够便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