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第72章 东林产生分歧(2 / 4)

作品:《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首先,同意朝廷罢免熊廷弼。这样不会触犯众怒,东林刚刚冒险越线,暂时不要与众对立。但是不对熊廷弼一事公开表态,这样得罪人的是浙党和那帮御史,东林还能做好人。

    紧接着,选出与东林党关系友好,未来可以吸纳其加入的文臣接替辽东经略。最好能是袁应泰,此人熟悉辽东,搞后勤无人能及。

    值得一提的是,袁应泰不是东林党,而是东林党拉拢的对象,之后由于此人名声好,所以被东林党算作自己人,日后许多被列入东林党的人员也是类似情况。反而一些东林党大佬的学生、同乡,如果出了名声不佳的事情,专门被有意忽视。

    最后,熊廷弼被罢免后,派人调查事件真相,如果有贪腐等那就做实,如果一切都没有,那就事后为熊廷弼发声,把他拉拢过来,既能壮大东林党,又能给浙党等增加罪名。

    杨涟深表赞同,这样东林再次借势,让自己成为获益者。

    简而言之,东林根基不深,需要靠政治冒险、打造人设,以及拉拢有名声、才能的大佬逐步壮大。

    东林党内部立刻展开讨论,一直在朝中的杨涟最有发言权,又有左光斗、汪文言全力配合,按说应立即执行。

    但是在这关键时刻,王宏宇挖的坑,开始发挥作用了。

    还在赶往京城路上的邹元标,听说这个计划以后,立刻派人叫停,并委托学生艾友芝传达了他的想法。

    “众人要熊廷弼去职,当然不能犯众怒,但是袁应泰不能调回辽东,因为云贵的形势也很紧张。”

    袁应泰已经被万历任命为云贵巡抚,现在已经离开辽东走到河北了。

    邹元标是东林三巨头,威望极高。杨涟和汪文言都算是他后辈,不得不考虑他的意见。

    与顾宪成合建东林书院的东林大佬高攀龙也在赶往京城的路上,他提议由袁可立出任辽东巡抚,暂时代为经略辽东。

    高攀龙和袁可立私交极深,深知其有军事才能,又公正严明,是他心中最合适的人选。